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 其二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译文:

这虽是一首唱和诗,但我还是为你把它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 已经厌烦了在万水千山间四处奔波、寻求出路,如今在芭蕉林里独自审视自身。 邻居准备了丰盛的鸡黍饭菜热情挽留我,就像当年留客的“熊也”一样;而风雨交加中,好友“阿秦”却在关河之间匆匆奔走。 我在鸿雁池边看到自己与倒影成双,不由想起了远在“脊令原”上的三个人。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该欢欢喜喜地互相祝寿,你看那白发和黄菊相互映衬着角巾,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 这里“熊也”“阿秦”以及“脊令原”可能有特定所指或用典,结合原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会有更精准的解读,在翻译里我保留了原有的表述。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