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丛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译文:

风停了,船帆落下,此时的江面与天际相平,一片辽阔。 白天的寺庙也十分静谧,钟声和磬声在寒冷的空气中更显清幽。 我趁着闲暇时光在此停留,拄着拐杖细数着寺庙连绵的屋脊。 很幸运地与一位隐士相逢,我们煮着茶,就像把酒言欢一般畅快。 我们携手走到霜林的尽头,在朱红色的栏杆边,看着潮水渐渐涌起。 船桅慢慢移动,驶向永正县的方向,鸟儿飞过了建康城。 打柴的人捡到了树鸡(一种菌类),用它做的羹汤有着南方烹饪独特的美味。 散发着香气的粳米煮成的饭,洁白如玉,我吃饱饭后,不禁有些惭愧自己这般悠闲地漫步。 望着江边的小祠庙,我吟唱起《思归乐》,此时夕阳正明亮。 思念归乡确实是一种独有的快乐啊,此时薇蕨在春日里渐渐生长繁茂。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