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寒饿,古犹今,向来亦有子桑琴。 倚楹啸歌非寓淫,伯牙山高水深深,万世丘垄一知音。 阎君七弦抱幽独,晁子为之梁父吟。 天寒络纬悲向壁,秋高风露声入林。 冷丝枯木拂珠网,十指乃能写人心。 村村击鼓如鸣鼍,豆田见角谷成螺。 岁丰寒士亦把酒,满眼饤饾梨枣多。 晁家公子屡经过,笑谈与世殊臼科。 文章落落映晁董,诗句往往妙阴何。 阎夫子,勿谓知人难,使琴抑怨久不和。 明光昼开九门肃,不令高才牛下歌。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八村
译文:
读书人遭受贫寒饥饿,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从前就有子桑弹奏着琴诉说困厄。
子桑倚靠在门柱上啸歌,并非是在宣泄过度的情感,就像伯牙奏出高山流水的曲调,这曲调深邃幽远,历经万世也只有钟子期这一个知音。
阎君怀抱着七弦琴,独自沉浸在这幽独的境界里,晁子为他吟诵着《梁父吟》。
天气寒冷,络纬虫对着墙壁悲啼,秋意渐浓,风露之声传入树林。
那琴上冷冷的丝弦和陈旧的琴身拂过蛛丝,而阎君的十指却能将人心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各个村庄里击鼓的声音就像鼋鼍鸣叫一样,豆田里豆荚饱满,谷穗弯弯如同海螺。
年成丰收,贫寒的读书人也能举杯饮酒,眼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梨和枣。
晁家公子多次前来拜访,他的谈笑与世俗之人截然不同。
他的文章光彩照人,可与晁错、董仲舒相媲美,他的诗句常常精妙得如同阴铿、何逊之作。
阎夫子啊,不要说了解一个人很难,不要让琴音压抑哀怨,长时间不和谐。
皇宫的大门在白天庄严地敞开,不会让那些有高才的人在牛下悲歌。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