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 其五

白雪非众听,夜光忌暗投。 古来不识察,浪自生百忧。 三月楚国泪,千年郢中楼。 无因杭一苇,浊水拍天流。

译文:

高雅的白雪之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理解的;那珍贵的夜光宝璧,忌讳在黑暗中随意投掷出去,不然容易被人当作石头而遭受嫌弃。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却不被人认识和赏识,无端地生出各种各样的忧愁烦恼。 就像战国时期的屈原,在三月的楚国大地,满心悲戚,忧国忧民,最后只能悲愤投江;还有宋玉在郢中作《对楚王问》,表达自己不被理解的孤独与无奈,这份感慨历经千年依旧令人动容。 我没有办法像乘一片苇叶渡河那样轻易地见到你,眼前只有那浑浊的江水,汹涌澎湃,浪涛拍打着天际。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