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向厌次,夏扇日在摇。 甘瓜未除垄,高柳尚鸣蜩。 驾言聊摄归,飞霜晓封条。 负薪泣裘褐,公子御狐貂。 岁月坐晼晚,鬓颜飒然凋。 道德千古事,斯文非一朝。 往者我不及,后生多见超。 吾党二三子,士林耸孤标。 小谢抱周易,忘言独参寥。 崔郎楚左史,二典考舜尧。 王生风雅学,谈辩秋江潮。 洒笔惊有司,小敌谓可骄。 安知摴蒱局,临关败三枭。 三生数步隔,屡赴茗碗邀。 小谢殊未来,我觉百里遥。 问之忧菽水,心虑极无聊。 父怜母不诃,日以浊酒浇。 此道如鼎实,念子羹未调。 古来有亲养,回也乐一瓢。 不田鹑生宎,在物乃为妖。 吾言有师承,可信如斗杓。 诗以解子忧,亦用当子招。
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
译文:
我一路朝着厌次前行,夏日里扇子整日摇个不停。田垄间的甜瓜还未采摘完,高高的柳树上蝉儿还在声声鸣叫。
等我驾车从聊摄归来,清晨的寒霜已封住了树枝。那些背着柴草的人穿着粗布短衣暗自哭泣,而富贵公子却穿着狐貂皮裘。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间岁月已晚,我的鬓发容颜也迅速地衰老了。道德学问是千古的大事,文章之道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
过去的贤能之人我没能赶上,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超越常人。我们这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文人之中是出类拔萃的。
小谢精通《周易》,能忘却言语独自领悟那深奥的道理。崔郎熟悉楚国的历史,像研究《尚书》里的二典那样去探究舜尧的事迹。王生擅长风雅之学,谈论辩论起来就像秋天的江潮一样滔滔不绝。
他们挥笔写作让考官惊叹,还以为应对小的考试很容易就能取胜。怎知道就像玩摴蒱游戏一样,到了关键时候却输得一败涂地。
我们住得其实相隔只有几步路,还多次互相邀请品茗。可小谢却一直没来,我感觉仿佛隔着百里之遥。
打听之后才知道他在为奉养父母的微薄费用发愁,心里十分烦闷。父亲怜爱他,母亲也不责备,他只好天天用浊酒来浇愁。
这种求道养亲的道理就像鼎中的食物,我想着你还没有调好这羹汤。自古以来就有专心奉养双亲的人,就像颜回那样,即便只有一瓢饮也能自得其乐。
如果不耕种田地却有鹌鹑在屋子里孵蛋,那在事物常理上就是怪异的现象。我的这些话是有师承依据的,就像北斗星一样值得信赖。
我写下这首诗来排解你的忧愁,也权当是对你的一种召唤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