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咏子舟所作竹

森萷一山竹,壮士十三辈。 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 虚心听造物,颠沛风云会。 荣枯偶同时,终不相弃背。 谁云湖州没,笔力今尚在。 阿筌虽墨妙,好以桃李配。 国工裁主意,冷淡恐不爱。 子舟落心画,荣观不在外。 耆年道机熟,增胜当倍倍。 祖述今百家,小纸弄姿态。 虽云出湖州,卷置懒开对。 非公笔如椽,孰能为之大。

译文:

### 整体释义 这首诗是黄庭坚用之前的韵脚来咏赞子舟所画的竹子。 在山林间,那一片竹子密密麻麻、生机勃勃,就好似十三位意气风发的壮士。它们个个笔直挺拔,直插云天,根本不屑于去理会脚下那些如同草芥一般的事物。 竹子怀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听从大自然的安排,即便遭遇风云变幻、处境艰难,也能从容应对。它们不管是繁荣还是枯萎,都在同一时间里相互陪伴,始终不会彼此抛弃、背离。 谁说湖州派(指文同开创的画竹流派)的画竹风格已经随着文同(号笑笑先生,人称“文湖州”)的离世而消逝了呢?如今子舟的笔力就证明这种风格依然存在。黄筌虽然绘画技艺高超、笔墨精妙,但他喜欢用桃李来搭配画作。而真正的国画大师在构思创作时,可能会觉得这种艳丽的搭配过于俗气,不喜欢这种风格。 子舟作画全凭内心的感悟,他追求的美妙境界并不在于外在的华丽。他年纪渐长,对画道的领悟已经非常成熟,今后画艺的提升定会成倍增长。现在有上百家都在学习继承前人的画风,在小小的纸张上展现各种姿态。虽然子舟的画技源自湖州派,但他的作品太出色了,以至于那些其他模仿湖州派的画作,我都懒得打开去看。若不是子舟你有像椽大笔,谁又能画出如此大气磅礴的竹子画呢。 ### 逐句解读 - “森萷一山竹,壮士十三辈”:山林中竹子茂密,像十三位壮士般充满活力与气势。 - “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竹子笔直向上生长,直插云霄,根本不把脚下的草芥放在眼里。 - “虚心听造物,颠沛风云会”:竹子内心谦逊,顺应自然安排,即便遭遇风云动荡也能坚守。 - “荣枯偶同时,终不相弃背”:竹子不管是繁荣还是枯萎,都同时经历,彼此不离不弃。 - “谁云湖州没,笔力今尚在”:谁说文湖州开创的画竹风格没了,子舟现在的笔力就传承了这种风格。 - “阿筌虽墨妙,好以桃李配”:黄筌绘画技艺好,但喜欢用桃李搭配画面。 - “国工裁主意,冷淡恐不爱”:真正的国画大师构思时,可能不喜欢这种艳丽搭配,更喜欢淡雅的风格。 - “子舟落心画,荣观不在外”:子舟画画用心,追求的境界不在于外表的华丽。 - “耆年道机熟,增胜当倍倍”:子舟年纪大,对画道领悟深,画艺提升会更快更多。 - “祖述今百家,小纸弄姿态”:现在有很多人学习前人画风,在小纸上展示各种姿态。 - “虽云出湖州,卷置懒开对”:虽然有些画也是出自模仿湖州派,但和子舟的比起来,我都懒得看。 - “非公笔如椽,孰能为之大”:若不是子舟你笔力雄健,谁能画出这么大气的竹子画。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