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谢公静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

谢公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二子学迈俗,窥杜见牖窗。 试斲郢人鼻,未免伤手创。 蟹胥与竹萌,乃不美羊腔。 自往见谢公,论诗得濠梁。 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 丹穴凤凰羽,风林虎豹章。 小谢有家法,闻此不听冰。 相思北风恶,归雁落斜行。

译文:

谢公竟然已经这样离世了,他墓上的树木都已经经历三次秋霜了。如今没有人能真正懂得他作诗的方法,唯有那秋天的月亮依然静静地照着澄澈的江水,无人能领会其中如诗般的意境。 荣子邕和狄元规二人学问超凡脱俗,学习作诗能从杜甫的诗中窥见一些门道。他们就像想要去砍削郢人鼻尖白粉的人一样,虽然有勇气尝试高超的技艺,但最终还是难免伤到自己的手,也就是说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想要达到谢公的高度,却还是遭遇了挫折。 螃蟹酱和竹笋这些食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味,并不觉得羊肉的胸腔肉有多么好吃,这就好比每个人对于诗歌的喜好和追求不同。 我曾经亲自去拜访谢公,和他一起讨论诗歌,那种愉悦就如同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辩论时的心境,是一种知音般的交流。 当下世人往往只尊崇人云亦云的观点,就像还不敢修筑受降城去迎接新的思想一样,不愿意接受真正有价值的诗歌见解。 谢公的诗歌就如同丹穴中凤凰的羽毛一样华美珍贵,又像那风林里虎豹身上的花纹一样绚丽独特。小谢(这里可能是谢公的晚辈之类)有家传的作诗法则,听闻这样的诗歌高论,就像听到冰融化的声音一样自然,能很好地领悟。 如今我在这北风呼啸的恶劣天气里思念着谢公,看着归雁排成斜行飞走,心中满是惆怅。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