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

种萱盈九畹,苏子忧国病。 炎蒸卧百战,山立有余劲。 斯人廊庙器,不合从远屏。 江湖摇归心,毛发侵老境。 艰难喜归来,如晴月生岭。 仍怀阻归舟,风水蛟鳄横。 补衮谏官能,用儒吾道盛。 上书诋平津,蠹藁初记省。 至今民社计,非事颊舌竞。 方来立本朝,献纳继晨暝。 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 必开曲突谋,满慰倾耳听。 斯文吕与张,泉下亦苏醒。 天聪四门辟,国势九鼎定。 身得遭太平,分甘守闲冷。 天津十年面,想见颀而整。 何时及国门,休暇过煮茗。 烧灯留夜语,鸿雁看对影。 但恐张罗地,颇复多造请。 维此礼部公,寒泉甃旧井。 谪去久羸瓶,召还汲修绠。 太任决斋宫,陛下天统庆。 日月进亨衢,经纬寒耿耿。 西走已和戎,南迁无哀郢。 谁言两逐臣,朝辔天街并。 王子窜炎洲,万死保躯命。 还家颊故红,信亦抱渊静。 税屋待车音,扫门亲帚柄。 行当怀书传,载酒求是正。 端如尝橄榄,苦过味方永。

译文:

### 整体翻译 种满了大片的萱草,可苏子(苏辙)却因忧心国事而患病。在酷热的天气里如同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般卧病不起,但他的意志如山般挺立,仍有充足的干劲。 这人本是能担当朝廷重任的人才,不应被远远地放逐到边地。江湖漂泊勾起了他归乡的心思,头发也渐渐花白步入了老年。艰难地终于迎来了他的归来,就好似晴朗的夜空中月亮从山岭上升起。可仍担忧他归来的舟船会受阻,水路中有恶蛟鳄鱼横亘。 他有补正帝王缺失的谏官才能,重用儒士能让我们的儒道兴盛。当年他上书批评公孙弘,那些谏书最初就被记录在案。到如今他为百姓和社稷考虑,并非靠口舌之争。 未来他在朝廷立足,从早到晚不断地向皇帝进献良策。朝廷用人应包容新老人才,国家制度的施行要宽猛相济。他必定会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谋略,让大家满心期待地聆听。有他这样的人才,就像当年的吕大防和张商英,即便他们在泉下也会苏醒欣慰。 皇帝广开言路,国家的局势就会如九鼎般稳固。自己能亲身遭遇太平之世,甘愿守着清闲冷寂的生活。还记得在天津十年前见到他时,他身材修长容貌端庄。 不知何时他能到京城,闲暇时一起煮茗聊天。点着灯彻夜长谈,就像鸿雁成双成对相伴。只是担心他到了京城,会有很多人登门拜访。 只有这位礼部公(王定国),就像寒泉边砌好的旧井。被贬谪时长久地像破旧的水瓶,如今被召回就如用长绳汲水。 太皇太后在斋宫做出决策,陛下迎来天统的吉庆。国家如日月般踏上亨通的大道,纲纪严正令人敬畏。西边已经与戎人和好,南方也没有像当年屈原那样的哀伤。 谁能想到两位被贬逐的臣子,如今能一同在天街并辔而行。王子(王定国)被贬到炎热的南方,历经万死保住了性命。回到家脸颊依旧红润,的确怀着渊深沉静的心境。 我租好屋子等待他的车声,亲自拿着扫帚扫门相迎。不久之后我会带着书籍,载着美酒去请他指正学问。这就如同品尝橄榄,苦过之后味道才更加悠长。 ### 逐句解析 - **种萱盈九畹,苏子忧国病。**:“萱草”在古代有忘忧之意,这里种了很多萱草,可苏辙却因担忧国家而生病,体现出他对国事的深切关怀。 - **炎蒸卧百战,山立有余劲。**:在炎热的环境中卧病,就像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疲惫,但苏辙意志坚定,如山般挺立,仍有坚强的精神力量。 - **斯人廊庙器,不合从远屏。**:表明苏辙是能在朝廷中担当大任的人才,不应该被放逐到偏远的地方。 - **江湖摇归心,毛发侵老境。**:江湖漂泊让苏辙产生了归乡的念头,而岁月流逝,他的头发也花白,步入了老年。 - **艰难喜归来,如晴月生岭。**:苏辙艰难地归来,这让作者十分欣喜,就像晴朗的夜空中月亮从山岭上升起,带来光明和希望。 - **仍怀阻归舟,风水蛟鳄横。**:虽然苏辙归来,但作者仍担心他在归途中会遇到阻碍,就像水路中有蛟龙鳄鱼横亘一样。 - **补衮谏官能,用儒吾道盛。**:称赞苏辙有补正帝王过失的谏官才能,重用儒士可以让儒道兴盛,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 **上书诋平津,蠹藁初记省。**:回忆苏辙当年上书批评公孙弘(平津侯)的事,他的谏书最初就被记录下来,体现了他敢于直言的品质。 - **至今民社计,非事颊舌竞。**:说明苏辙至今都在为百姓和社稷着想,并非靠口舌之争来获取名利。 - **方来立本朝,献纳继晨暝。**:展望苏辙未来在朝廷中立足,会从早到晚不断地向皇帝进献良策,为国家效力。 - **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提出朝廷用人应包容新老人才,国家制度的施行要宽猛相济,体现了一种全面、合理的治国理念。 - **必开曲突谋,满慰倾耳听。**:相信苏辙必定会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谋略,让大家都满心期待地聆听。 - **斯文吕与张,泉下亦苏醒。**:以吕大防和张商英为例,说明苏辙这样的人才出现,能让有识之士欣慰,即便他们在地下也会感到振奋。 - **天聪四门辟,国势九鼎定。**:皇帝广开言路,国家的局势就会像九鼎一样稳固,强调了政治清明和人才任用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 **身得遭太平,分甘守闲冷。**:作者表示自己能亲身经历太平之世,甘愿守着清闲冷寂的生活,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 **天津十年面,想见颀而整。**:回忆十年前在天津见到苏辙时,他身材修长容貌端庄,表达了对苏辙的思念和期待。 - **何时及国门,休暇过煮茗。**:作者期待苏辙能早日到京城,闲暇时一起煮茗聊天,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情谊。 - **烧灯留夜语,鸿雁看对影。**:想象与苏辙点着灯彻夜长谈,就像鸿雁成双成对相伴,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 **但恐张罗地,颇复多造请。**:担心苏辙到了京城后,会有很多人登门拜访,影响他的生活。 - **维此礼部公,寒泉甃旧井。**:将王定国比作寒泉边砌好的旧井,形象地写出了他被贬谪后的处境。 - **谪去久羸瓶,召还汲修绠。**:王定国被贬时像破旧的水瓶,如今被召回就如用长绳汲水,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 **太任决斋宫,陛下天统庆。**:太皇太后在斋宫做出决策,陛下迎来天统的吉庆,暗示国家政治局势的好转。 - **日月进亨衢,经纬寒耿耿。**:国家如日月般踏上亨通的大道,纲纪严正令人敬畏,描绘了国家繁荣稳定的景象。 - **西走已和戎,南迁无哀郢。**:西边已经与戎人和好,南方也没有像当年屈原那样的哀伤,说明国家在外交和内部局势上都有所改善。 - **谁言两逐臣,朝辔天街并。**:谁能想到两位被贬逐的臣子如今能一同在天街并辔而行,体现了命运的变化和重逢的惊喜。 - **王子窜炎洲,万死保躯命。**:王定国被贬到炎热的南方,历经万死才保住性命,突出了他被贬的艰难和危险。 - **还家颊故红,信亦抱渊静。**:王定国回到家脸颊依旧红润,的确怀着渊深沉静的心境,表现出他的豁达和从容。 - **税屋待车音,扫门亲帚柄。**:作者租好屋子等待王定国的车声,亲自拿着扫帚扫门相迎,表达了对朋友的热情和期待。 - **行当怀书传,载酒求是正。**:不久之后作者会带着书籍,载着美酒去请王定国指正学问,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朋友的尊重。 - **端如尝橄榄,苦过味方永。**:将与朋友的交往和学问的探讨比作品尝橄榄,苦过之后味道才更加悠长,表达了一种对经历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