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用前韵

凋瘵尪残不胜煮,欲救镬汤须是雨。 天公爱人甚赤子,忍将性命轻毛缕。 使君屹起石门城,归路壶浆喧笑语。 定知此雨必随来,何用与龙争喜怒。 初疑点点洒醍醐,渐次蒙蒙萦瑞雾。 一滴入地须一尺,万室焦枯如洗去。 我慙无力助精虔,独致微诚祈佛祖。 深扃不得陪贺燕,坐跋歌姝参舞女。 近传一斛出六斗,盏面浮蛆泛牛乳。 烦君说与猿臂翁,留得滂沱猛如注。 醉中寄我庆丰谣,想见今朝宾与主。

译文:

百姓们在灾荒中身体衰弱、疲惫不堪,就像被放在热水锅里煮一样难以忍受,想要拯救这如沸汤般煎熬的困境,必须得有一场及时雨。 老天爷关爱百姓就如同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怎么忍心把百姓的性命看得像轻飘的毛发丝线一样微不足道呢。 州郡长官坚定地站在石门城,他归来的时候,百姓们提着酒食欢迎,道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料定这场雨一定会随着他的到来而降临,又何必去和龙计较它的喜怒呢。 刚开始,还怀疑那点点雨滴是天上洒下的醍醐,渐渐地,细雨蒙蒙,如同萦绕着祥瑞的雾气。 这雨一滴落到地上,就能渗透一尺深的土壤,万千人家因干旱而枯萎的景象就像被水洗去了一样。 我惭愧自己没有能力来助力人们的虔诚祈雨,只能独自表达微薄的诚意去祈求佛祖。 我被深锁在家中,不能去参加庆贺喜雨的宴会,只能坐着想象那歌女歌唱、舞女起舞的热闹场景。 最近听闻一斛酒能酿出六斗,酒面上漂浮着酒沫,就像泛起的牛乳。 麻烦你转告那位猿臂翁,让他留住这如注的滂沱大雨。 等我在醉中收到你寄来的庆祝丰收的歌谣,那时就能想象出今朝宾主们欢聚的欢乐景象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