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钤辖席上琵琶歌

青海传烽沙遶塞,谋将橐戈身不介。 却携红袖弄烟月,醉笑溪山穷物外。 文章声名家世事,投笔收功无十载。 天子几嗟相见晚,暂许南来聊旷快。 一时宾客多可人,坐令五月如深春。 画栋潭潭帘半卷,蒙蒙香雾无纤尘。 云披霞散烂红绿,滉漾无处投精神。 秦楼风轻雁初泊,玉指如流乍前却。 捍拨当胸拍屡催,一段风光来濩索。 虽无仪凤与舞兽,击拊分明谐振跃。 缑岭排空午夜凉,杳杳鸾吟上寥廓。 逡巡舞袖回飞雪,红茸毯衬鸦头袜。 落花飞絮互缤纷,流星掣电争明灭。 主人情不已,下客欢正浓,更邀娅姹持金钟。 从来酒户落人后,潋滟不觉随手空。 金张燕接平生惯,照眼今朝真未见。 敢辞醉倒菊花偏,只恐银潢低晓箭。 钧天一梦固依稀,欲问桃源路已迷。 何时再到红茸地,更遣游丝惹住伊。

译文:

在那青海之地,烽火不断,沙尘环绕着边塞。那些谋划战事的将领,手持武器,却不披战甲。然而此刻,他却携着美人在烟月下寻欢作乐,醉笑着欣赏溪山美景,仿佛超脱了尘世。 凭借文章声名远扬本是家族传统之事,他却投笔从戎,不到十年就立下战功。天子多次感叹相见恨晚,暂时准许他南下,让他得以尽情畅快一番。 这一次宴会上的宾客都十分令人喜爱,使得这五月的时光如同深春一般惬意。华美的楼阁宽敞幽深,帘子半卷着,室内弥漫着朦胧的香雾,一尘不染。 琵琶声起,如同云霞散开,色彩绚烂,让人眼花缭乱,精神都不知该往何处安放。仿佛是秦楼中微风轻拂,大雁刚刚落下,美人的玉指在琴弦上灵动如流水,忽前忽后地拨弄着。琴师用捍拨抵在胸前,频繁地拍打节拍,一段美妙的风光在乐曲中弥漫开来。 虽然没有凤凰来仪、百兽起舞的奇景,但那弹奏与击打发出的声音分明和谐又欢跃。就像在缑岭之上,午夜天空空旷而清凉,隐隐约约能听到鸾鸟的鸣叫飞向辽阔的天际。 转眼间,舞女舞动衣袖,如雪花飞舞。她穿着红茸毯衬着的鸦头袜,舞姿轻盈。那情景好似落花与飞絮相互缤纷飘洒,又如同流星和闪电争着明灭闪烁。 主人的热情意犹未尽,宾客们的欢乐正浓,又邀请美丽的女子端起金钟敬酒。我向来酒量不佳,总是落在人后,可面对这潋滟的美酒,不知不觉就随手喝干了。 像金张那样的豪门宴饮我平生也经历过不少,但今日这般景象真是我从未见过的亮眼场面。我怎敢推辞,宁愿醉倒,让菊花歪在一旁,只是担心时光匆匆,银潢星低,晓箭报时,天就要亮了。 这一切就像一场缥缈的钧天美梦,已有些模糊不清,想要寻找桃源仙境,却发现路已迷失。不知道何时能再次来到这铺着红茸的地方,再让那游丝般的情丝留住这美好的一切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