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瓢吟

通道三杯太和好,已同五气谁能到。 渐造醉乡方自然,忽体杳冥如得道。 坐上一时能两忘,万缘既断非吾我。 须期有物浑成时,先自醉乡聊得耗。 若从泰定真相逢,含尽三才是怀抱。 道方丧物无闲愁,休管垂杨与芳草。 感怀偶向桃溪路,落花流水年年去。 仙家日月无古今,此景示人人不悟。 青衣为我折幽芳,待插陶巾访真侣。 笑而迎,寂而处,五行自是无寻处。 空将日月怨春风,日月乌能离得数。 但明结果自然成,到了无生无一句。 圣贤绝口自难言,愚众摇头谁可度。 青衣两畔长须后,骎骎小骏山间走。 光阴犹长渭川叟,幸有云山静中寿。 大道杯,自然斗。 天游杳杳长庚吟,天乐陶陶紫玄酒。 宛如对月成二人,九老图中有无有。

译文:

喝了三杯通神之道的美酒,感觉无比美妙和谐,仿佛体内五气调和,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渐渐进入醉乡,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忽然体悟到一种幽深玄妙的感觉,好似已经领悟了大道。 坐在席间,一时间物我两忘,所有的尘缘都已断绝,哪里还有什么“我”的概念。 期待着能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不妨先在这醉乡中消磨时光。 如果能与那安定祥和的真道相逢,心中便容纳了天、地、人三才之道。 有道之人忘却外物,没有了闲愁,不必去管那垂杨和芳草的变化。 偶然有感漫步在桃溪的小路上,看着落花随流水年年逝去。 仙家的岁月没有古今之分,这样的景致展现给世人,可世人却不能领悟。 青衣童子为我折来清幽的花草,我准备插在陶潜那样的头巾上,去寻访真正的同道之人。 微笑着迎接一切,寂静地独处,五行的奥秘自然难以寻觅。 莫要空自将日月变迁的惆怅怪罪给春风,日月的运行又怎能脱离定数。 只要明白事物的结果自然会成就,到最后就会达到无生无灭、无需言语的境界。 圣贤对此都难以用言语表达,愚钝的众人摇头不解,又有谁能被度化呢。 青衣童子分立两旁,后面跟着长须老者,骑着小马在山间轻快地奔走。 光阴还长,我就像那渭川垂钓的老者一样,有幸能在云山的宁静中颐养天年。 以大道为杯,以自然为斗。 在高远的天际遨游,吟诵着长庚星般的诗篇,享受着如紫玄酒般陶陶然的天乐。 仿佛对着明月,与自己的影子成了二人,不知在那九老图中是否有这样的情景呢。
关于作者
宋代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