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五题 啸台

脱身魏晋间,嗣宗南阮英。 长啸写逸兴,偶为台上行。 或带竹林醉,独驾无将迎。 风月乃所友,相投清与明。 微引踵中息,稍从唇齿鸣。 渐渐薄林杪,飘堕令人惊。 忧愤闻而平,贪浊闻而清。 苏门得孙子,答以鸾凤声。 不应乃深应,栖导良自诚。 当悟啸中旨,可传言外情。 台在声不传,万籁徒汝争。

译文:

阮籍生在魏晋那个动荡的时代,他和南阮家族的人一样,都是杰出的人物。 他常常纵情长啸,以此来抒发自己超逸的兴致,偶然间就登上了这啸台。有时他带着在竹林中饮酒沉醉后的洒脱,独自驾车出行,既不刻意去迎接什么,也不有意去送别什么。 他把清风明月当作自己的好友,因为它们的清澈明亮与自己十分投合。 他微微地引动脚踵处的气息,气息慢慢从唇齿间发出声音。那啸声逐渐传向树林的顶端,飘飘洒洒地落下,让人感到十分惊异。 那些心怀忧愤的人听到这啸声,内心的忧愤就会平复;那些贪婪污浊的人听到这啸声,心灵也会变得纯净。 苏门山的孙登,用如同鸾凤鸣叫般的声音回应阮籍。表面上看没有直接的言语回应,实际上却是深刻的回应,这种精神上的引导出自真心诚意。 我们应当领悟这啸声中的深意,因为它可以传达言语之外的情感。如今这啸台还在,可是当年那神奇的啸声却再也听不到了,世间万物徒劳地发出各种声响又有什么用呢。
关于作者
宋代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