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脱新镌,扃钥开清晓。 文衡朝士高,香案天风小。 银袍带残月,玉鹭集寒沼。 赳赳干城材,衔枚出远徼。 才气方自强,未战意先挑。 临文寻汝贤,形见乃微妙。 人才焉可齐,云汉多年少。 悭思忧明膏,俊性玩斜照。 得丧召荣辱,美恶露嚬笑。 修毫饮流液,灵珠落光耀。 雕琢破巨璞,歌舞探长鞘。 含蓄既寂寂,运动还渺渺。 重赏岂敢吝,行当塞明诏。
观试
译文:
以下是这首诗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新镌刻好的试题墨迹才刚刚风干,考场的门在清晨就被打开了。主持考试的官员有着高尚的文品与公正的评判标准,在这庄严的考场上,仿佛连朝堂香案边吹来的天风都显得轻柔了。
考生们身着银袍,带着尚未完全消逝的残月余辉赶来。他们如同洁白的鹭鸟,聚集在这略显寒冷的考场上。那些有能力成为保卫国家栋梁之材的考生们,如同悄悄衔枚急行的士兵奔赴远方边境一般,奔赴这场考试。
他们才华正盛,意气自强,还未开始考试,那股斗志就已经显露出来。在面对文章考题时,考官们会探寻你们这些贤才的真才实学,而考生们才能的展现是那样的精妙细微。
人才本就参差不齐,此次应考的有很多年轻才俊。那些文思匮乏的考生,忧心自己才思枯竭,而那些聪慧敏捷的考生却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斜照的阳光。
考试的得失会招来荣耀或耻辱,表现的好坏会让人露出欢笑或皱眉。考生们笔下的毛笔吸满墨汁,就像灵动的宝珠闪耀着光芒。他们在试卷上雕琢文字,仿佛在破开巨大的璞玉寻找美玉;又如同拔剑歌舞,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有的考生行文含蓄深沉,悄无声息;有的考生挥洒自如,思维灵动悠远。朝廷怎会吝啬丰厚的奖赏呢?考得好的人定能实现朝廷选拔人才的诏令,得到应有的任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