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君游洛

得丧纷纷转群欲,谁及爱嵩三十六。 有客忽自东南来,已为湖山饱双目。 逸兴不住皇州春,天津桥南酒初熟。 长念花王司马坂,洛阳今寓谁家馆。 已闻香信满东风,嫔御相从水光畔。 芳容须向盛时吟,昔也醉翁长恨晚。 谷雨且老黄鹂声,急上征鞍望瀍涧。 送行诗句无纤尘,自有交游在霄汉。 藜苋肠中何所须,但愧银钩落香翰。 看花知遗生,看山知养神。 妖奇怪丽九十种,未失东风助培壅。 三十六峰元气清,独插太虚无古今。

译文:

人们在得失之间忙忙碌碌,被各种欲望左右,有谁能像你这般喜爱那嵩山的三十六峰呢? 有一位客人忽然从东南方向而来,他早已饱览了湖光山色。他兴致勃勃,按捺不住要去京城感受那春日的繁华,此时天津桥南的美酒刚刚酿成。 我时常挂念着司马坂的牡丹,不知道如今在洛阳,它寄寓在谁家的馆舍之中。已经听闻东风中弥漫着花香的消息,那娇艳的花朵就如同嫔妃宫女们相伴在水光潋滟之畔。 这美丽的容颜应当在它最盛时吟诵赞美,昔日醉翁欧阳修还曾遗憾赏花太晚呢。谷雨时节已近尾声,黄鹂声声啼叫,你得赶紧跨上征鞍,朝着瀍水和涧水的方向进发。 我为你送行的诗句清新自然没有一丝尘俗之气,你在那高远的地方自有交好的朋友。 我这腹中犹如吃惯了藜苋般粗陋,没什么高深的见解,只是惭愧自己不能写出如银钩般美妙的诗句。 看花能让人忘却尘世生活,看山能让人涵养精神。洛阳的花卉有九十多种妖奇怪丽的品种,都在东风的助力下茁壮成长。而那嵩山的三十六峰,元气清逸,独自插入太虚之境,仿佛超越了古今的界限。
关于作者
宋代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