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隠士琴

幽意不可象,因声而后形。 至声不可伪,因心而后生。 三尺膝上孤,一寸胸中鸣。 急声如飞泉,泻泻秋云边。 巧声如流鶑,历历春风前。 幽人无此心,素弦无此声。 心与手相忘,意与声相迎。 弹者自到古,闻者谁知音。 但见风色吹我清,欲御此风天上行。

译文:

那清幽深远的意趣难以用具体形象描绘,只有凭借琴音才能将它展现出来。 最纯粹真实的琴音无法虚假造作,它是源自内心真情而后产生的。 那三尺长的琴孤独地横放在膝上,却能让心中的情感随之鸣响。 急促的琴音好似飞流的泉水,从那秋日的云朵边奔泻而下。 巧妙灵动的琴音就像林间啼鸣的黄莺,在春风中一声声清晰可闻。 如果弹琴的隐士没有那份幽远的心境,那朴素的琴弦也不会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 当弹琴者达到心与手相互忘却、浑然一体的境界,那琴意与琴音便能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弹琴的人能将古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聆听的人又有谁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妙处呢? 只感觉那清风吹拂着我,让我心境澄澈,我真想驾着这清风到天上去遨游。
关于作者
宋代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