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

公子居闲厌华屋,一官江海辞羁束。 端能有志学渊明,数板垣墙营小筑。 榜名容膝雅所宜,寄傲南窗聊自足。 祖宗承平逾百年,胄绪蕃衍如云烟。 敦诗阅礼不胜数,人物似君尤卓然。 论文讲蓺未易料,虚己下士常折旋。 忆昔初逢大梁下,风味向人如倒蔗。 苦遭猨鹤促还山,回首相望惊百舍。 谁言江路渺云涛,一舸春风重命驾。

译文:

公子平日里居住时厌烦豪华的住宅,为了能在江海间任职而辞去了那些受束缚的官职。 他真的有志气去学习陶渊明,用几块木板围起墙壁,营造了一处小小的居所。 这居所的名字叫做“容膝庵”,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以像陶渊明一样在南窗边寄托自己的傲世情怀,聊以自足。 大宋太平盛世已经超过百年,皇室后裔众多如同云烟一般。 这些人中知书达理的数不胜数,但像公子您这样的人物尤其卓越不凡。 您谈论文章、讲习技艺,其才能深不可测,而且您能够虚心地礼贤下士,常常屈身周旋。 回忆当初我与您初次在大梁城下相逢,您的风采气质就像吃甘蔗一样,越到后来越让人觉得甘美。 可惜我被山林间的猿猴、仙鹤催促着回到了山中,回首与您分别的地方,已经相隔很远了。 谁能想到虽然江路茫茫,有云雾波涛阻隔,您却能乘着春风,驾着一艘小船再次前来。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