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挽词 其一○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屦,直将和气接儿童。

译文:

苏轼先生头戴高冠、手持朝笏,站立在众人交谈的场合之中,他那威严的气质、不凡的风采,让周围的人都深感震惊,人人都能感受到他作为国之栋梁的风范。 可当他摘下官帽,换上葛巾,手持拐杖、脚穿便鞋漫步时,又是那么和蔼可亲,能用自己平和的气息与天真的儿童亲切交往。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