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少游学士 其三

瓶盂客京口,仿佛熙宁末。 君方驾扁舟,归来自苕霅。 中泠忽相值,倾盖忘楚越。 禅挥庞老锋,辩鼓子贡舌。 连宵极名谈,江阁倚清绝。 扣槛出鼋鼍,时取一笑发。 邗沟介淮海,济济多俊杰。 良辰苦招要,结好从此设。 堂堂紫髯翁,道德冠前烈。 风流广文先,烱烱事修洁。 老禅魁丛林,冠盖趋杂遝。 三豪相继往,墓木叶屡脱。 子今复云亡,枯棋愈残缺。 相逢旧好间,悲诧那忍说。 明年东下船,系缆竹西月。 茗奠蜀冈南,弹指当永诀。

译文:

我带着瓶钵等物客居在京口,那情景仿佛是熙宁末年。当时你正驾着一叶扁舟,从苕霅之地归来。 在中泠泉处我们忽然相遇,一见如故,仿佛忘却了彼此来自不同的地方。你禅机如庞居士般犀利,辩论似子贡般能言善辩。 连着几个夜晚我们尽情畅谈高论,倚靠在江阁之上,周围的景色清幽至极。我们敲击栏杆,引得鼋鼍浮出水面,时常因此发出畅快的笑声。 邗沟介于淮海之间,这里人才济济。美好的时光里大家相互邀约,从此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有那堂堂的紫髯翁,他的道德品行超越了前代贤良。还有那风度翩翩的广文先生,行事光明磊落、品行高洁。老禅师是丛林中的领袖,引得众多达官贵人纷纷前来拜访。 这三位豪杰相继离世,他们墓上的树叶都已经更替了多次。如今你也与世长辞,这如同棋局般的人生变得更加残缺不全。 与旧日好友相逢时,心中的悲痛和诧异又怎忍心诉说。明年我乘船东下,会在竹西月色下系好缆绳。 我会在蜀冈之南用香茗祭奠你,这一弹指间便将是永远的诀别。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