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仙亭

崧阳古令尹,制锦夸妙手。 鸣弦对高堂,坐使风俗厚。 政成思考槃,觞豆宴宾友。 开亭面缑岭,佳致昔未有。 云烟霭葱昽,青壁冠星斗。 王子果真仙,揖君千载后。 鸾车驻缥缈,仿佛容暂偶。 天风吹箫笙,凄响落户牖。 纷纷惊坐客,往往为回首。 相顾勿复言,且进杯中酒。

译文:

在崧阳有一位古代的县令,他治理地方就像技艺高超的织锦人,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受到称赞。 他坐在高堂之上,轻松地处理政务,就像弹奏琴弦一样从容,使得当地的风俗变得淳朴敦厚。 当他政绩斐然,想要进行思考和放松时,就摆下酒食宴请宾朋好友。 他建造了一座亭子,正对着缑岭,那美妙的景致是从前从未有过的。 缑岭上云烟缭绕,一片葱茏朦胧的景象,青色的峭壁高耸入云,仿佛能与星辰争高。 传说中王子乔真的是仙人啊,千年之后,后人在这亭子中仿佛还能向他拱手作揖。 仿佛能看见仙人的鸾车停驻在那缥缈的云端,好像还能与仙人短暂相聚。 天风仿佛吹来了箫笙的声音,那凄清的声响传入窗户。 这声音让在座的宾客都纷纷惊讶起身,很多人都忍不住回头张望。 大家相互对视,却都不再言语,只是说:“且先喝了这杯中的美酒。”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