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宗室赵伯言朝请

赵侯天人裔,雅韵能拔俗。 岂意江湖间,解后识眉目。 高谈为余倾,落落如转毂。 端无贵富骄,但有文字欲。 交游多望士,颉颃争驰逐。 艰难风义高,迹与古人续。 铜章领剧邑,宛在江之曲。 鸣弦陶永日,了不事鞭扑。 新诗拟建安,简远词不缛。 锦囊有余弃,示我仅盈轴。 持还故山栖,把玩时反复。 美哉韶濩音,锵然落岩谷。 嗟余真浅陋,学海无一掬。 仰君东溟深,短绠不可触。

译文:

赵侯你乃是天子宗室的后裔,高雅的气韵超凡脱俗。谁能想到在这江湖之间,偶然相遇让我得以见识你的风采。 你与我高谈阔论,那话语流畅自然,如同转动的车毂般滔滔不绝。你完全没有因富贵而生出的骄矜之气,只有对文字创作的浓厚兴趣。 你的交游圈子里大多是有名望的贤士,你们相互竞争,一同在人生道路上追逐前行。在艰难的时世中,你坚守风义,行事作风可与古人相媲美。 你带着铜印去治理政务繁忙的城邑,那城邑宛如坐落在江水的转弯处。你就像古时的贤吏一样,整日悠然抚琴,从不使用严刑峻法去逼迫百姓。 你新创作的诗歌有建安时期的风格,简洁深远,用词毫不繁缛。你锦囊之中还有许多未示人的佳作,给我看的仅仅装满了一轴。 我拿着这些诗作回到山中隐居之处,时常反复地欣赏把玩。这诗作美啊,就如同上古的韶濩之音,那锵然的韵律仿佛落在了岩谷之间。 可叹我实在是浅薄孤陋,在学问的海洋里连一捧水都拿不出来。我仰望你如东海般深邃的才学,自己这短绳根本无法触及其中的奥秘。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