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廨院观司马才仲遗墨次韵

蒙蒙春雨暗村桥,竹里禽啼婆餠焦。 度谷倦闻车轧轧,穿林愁听马萧萧。 细窥陈迹僧坊静,默想风流鄙吝消。 浮魄沉魂今已矣,无人为作楚词招。

译文:

细密如丝的春雨纷纷扬扬地下着,天色阴沉,把那村桥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竹林里传来禽鸟的啼鸣声,仿佛在叫着“婆餠焦”。 我疲倦地走过山谷,那车轮滚动发出的“轧轧”声让人心生厌烦;骑马穿过树林,马嘶鸣声“萧萧”入耳,更添愁绪。 我仔细地查看司马才仲留下的遗迹,僧坊里一片寂静。静静地回想他那潇洒不凡的风度气韵,自己内心的庸俗小气之感也都消散了。 可惜啊,司马才仲那如浮云般的魂魄早已消散,如今他的精神和躯体都消逝不在了,也没有人为他写一篇像《楚辞·招魂》那样的文章来招回他的魂魄。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