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释道潜 赠吴子野先生 赠吴子野先生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释道潜 麻田老仙心炯炯,少有高风慕箕颍。 枕流漱石三十年,眸子瞭焉神更静。 忽然杖策海上来,至人道妙同尘埃。 达官贵侯竞招致,往无所欲谁嫌猜。 迩来一志从吾党,迹与孤云共天壤。 曹溪有路更攀跻,径蹑毗卢高顶上。 译文: 麻田的老仙翁吴子野先生心地光明,年少时就有着高尚的风度,追慕着古代隐居箕山、颍水的贤士。 他在山水间隐居,以溪流为枕、以山石为漱,如此过了三十年,双眼明亮有神,神情愈发沉静。 忽然间,他手持竹杖从海边而来,真正有道之人把高深的道理视为尘埃一般。 达官贵人们竞相邀请他,可他前往时没有任何贪求的欲望,谁又会对他心生猜疑呢? 近来他一心与我们这些同道之人在一起,他的踪迹就像孤云一样,在天地间自在飘荡。 他踏上了通往曹溪禅宗祖庭的修行之路,努力攀登,径直迈向毗卢遮那佛所居的至高境界。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