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师圣可桐虚斋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 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 故其声之隠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 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 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 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译文:

我听闻峄山之上生长着桐树,它们身姿柔美,挺拔的树干秀逸出众。这里栖息着鸾鸟和凤凰,确实是神奇之地,相比之下,其他那些纷纷杂杂的树木根本不值得一提。 哎呀,上天赋予了桐树美好的质地,又让它中间是空的。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安静时没有阻碍,响动时也不会滞留。有人敲击它,它就会发出声响,不敲的时候,它就安静地休息。 嘉上人年纪轻轻啊,没有迎合世俗的低俗韵味。他的刚正可以与这桐树相比拟,内心开阔虚静来接受教诲。他不同于那些急于求成、如早晨开花般短暂荣耀的人,他不断培养自己,日益精进。 我悲叹佛法衰微时期人才稀少啊,感叹我们所追求的道得不到振兴。若要继承先辈的光辉传统,日后不是这“桐虚上人”还能是谁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