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辩才老师新亭

远公吾家杰,道妙非壶丘。 德倾龙象侣,貌盖江湖秋。 平生经论学,不为名相留。 滔滔若悬瀑,下注万丈湫。 昔年谢讲事,众挽不转头。 刳心老岩穴,百念本不浮。 东南多望士,唯见此老优。 翰林天下公,方外寔辈流。 旌旗虎溪路,竟日泉石游。 众生病未已,师意可忘忧。

译文:

远公是我们佛门杰出的人物,他的道行精妙,远非一般的奇人可比。 他的德行让众多高僧大德都钦佩倾慕,他的容貌清朗,好似江湖上澄澈的秋景。 他一生钻研经论学问,却不被名相所束缚。 他讲经说法时滔滔不绝,就像高悬的瀑布,直泻入万丈深潭。 往年他辞去讲经之事,众人极力挽留,他也不为所动。 他一心归隐在岩穴之中修行,各种杂念本就不会在他心中泛起。 东南地区有很多有名望的人士,但只有这位老和尚最为优秀。 翰林学士是天下公认的贤才,与老师在方外也是志同道合的同辈。 他们带着随从沿着虎溪的道路前行,整日在清泉怪石间游玩。 世间众人的烦恼痛苦没有止息,老师又怎会真的忘却这份忧虑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