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道中怀子瞻

谷口晴云散晓光,鸟声呼我渡横塘。 轻明独爱桃花静,撩乱偏嫌柳絮狂。 处处丛祠起箫鼓,家家篱落动耕桑。 去年今日东坡路,拄杖相将探海棠。

译文:

山谷的入口处,晴朗天空中的云朵在清晨的阳光里渐渐散开。鸟儿欢快的叫声仿佛在热情地招呼着我,陪我一同渡过那横着的水塘。 我格外喜爱这轻盈明亮且宁静的桃花,它静静地绽放,散发着柔和的美感;却偏偏嫌弃那漫天飞舞、杂乱无章的柳絮,它们肆意地飘来飘去,显得太过张狂。 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民间祭祀的祠庙,里面传出阵阵箫鼓的声音,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的篱笆旁边,人们都在忙着耕地、养蚕,一片繁忙的农桑景象。 回想起去年的今天,我正和子瞻(苏轼)一起走在东坡的小路上,我们相互陪伴着,拄着拐杖去探寻那娇艳的海棠花。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