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回峰院寄黄择中察院

秋堂立四壁,物色夜萧然。 藜床抱孤影,起坐未成眠。 曾飚激高梧,万动接虚警。 感至情先谢,理冥神预领。 铜壶漏未央,扶杖起彷徨。 方塘溢繁荇,冷月下疏篁。 踯躅步空除,风带褭霜裾。 泯余契幽独,怅子隔川途。 短短袖中书,明发欲谁寄。 梁上木鲤鱼,傥能将此意。 古亦有相思,吾今何所遗。 浩歌望云水,期子与同归。

译文:

秋夜,我身处这空荡荡、四面立着墙壁的堂屋之中,周遭的景色在夜里显得一片寂寥冷清。 我独自躺在藜草编织的床上,身旁只有自己孤单的影子相伴,起身又坐下,始终难以入眠。 突然,一阵大风猛烈地吹过高大的梧桐树,无数枝叶晃动的声音仿佛是凭空而来的警报声。 内心感触至极,情感先已消散,虽然道理还未完全想明白,但精神却预先有所领会。 铜壶滴漏的声音还在持续,时间还早,我拄着拐杖起身,在屋内彷徨踱步。 外面方形的池塘里,繁茂的荇菜满满当当,清冷的月光洒落在稀疏的竹林上。 我在空荡荡的台阶上徘徊不前,风轻轻吹动我那带着霜意的衣摆。 我沉浸在这幽静孤独的氛围中,心中却惆怅你我相隔在河川路途的两边。 衣袖中这短短一封信,天一亮又该寄给谁呢? 真希望房梁上那木雕的鲤鱼啊,倘若你能帮我传达这份心意就好了。 自古以来就有相思之情,我如今又有什么可以留下的呢? 我放声高歌,遥望那悠悠的云和水,期待着你能与我一同回归。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