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邠老秀才

去年云梦泽南州,为访太史尝淹留。 东坡寒碧最佳处,恨不得子同遨游。 今年庐山深且窅,感君忽来慰枯槁。 溪月岩云亦有情,昨夜为君颜色好。 飘飘绿发方妙年,图史满腹皆精研。 挥毫应敌风雨快,咳唾落纸珠玑圆。 广文英豪仅数千,逸群骥子谁与肩。 男儿穷通故有命,劝子未宜嗟蹭蹬。 丈夫盖棺事始定,他日雄飞雕鹗劲。 草草论文未有涯,匆匆别我却还家。 秋风更约通玄府,共访仙人卧彩霞。

译文:

去年我在云梦泽南边的州郡,为了拜访太史曾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东坡的寒碧亭那地方景色是最好的,只可惜没能和你一同去游玩。 今年我在幽深遥远的庐山之中,很感动你忽然前来,慰藉我这孤寂之人。溪边的明月、山间的云朵似乎也有了情谊,昨夜都为了你而显得格外美好。 你有着飘飘的青丝,正处在美好的年纪,满腹都是对经史典籍的精研。你挥笔写作应对自如,速度就像疾风骤雨一样快,吐出的言辞落在纸上,就像圆润的珍珠一样华美。 太学里的才俊有数千人,但像你这样出类拔萃的人,谁能与你比肩呢。男子汉的穷困与显达本来就命中注定,我劝你不要为一时的坎坷而叹息。 大丈夫直到盖上棺材盖,一生的功过是非才算定论,将来有一天你一定会像矫健的雕鹗一样雄飞冲天。 我们匆匆地谈论文章,还没有尽兴,你却要匆匆告别我回家去了。等到秋风起的时候,我们再相约去通玄府,一起去寻访那卧于彩霞中的仙人。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