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寄俞仲宽察院

潮回沙浦寒,月落山未晓。 驾言江上行,行远心亦悄。 茅屋两三家,鸡声闻缥缈。 轻风飐垂杨,芳枝何袅袅。 上有双鸣禽,下有蕙兰草。 蒸蒸物已繁,灼灼花更好。 时见頳尾鳞,跳波泳纹藻。 即事起幽情,情含结怀抱。 故交如参辰,咫尺旷烟岛。 红日已三竿,回辕白沙道。 但闻萧苇间,挐音飞杳杳。

译文:

潮水退去,沙滩一片寒凉,月亮落下了山,天色却还未亮。我乘船在江上出行,随着航程渐远,内心也愈发寂静。 江岸边有两三户人家的茅屋,隐隐约约能听到鸡鸣声传来。轻柔的微风轻轻吹动着垂杨的枝条,那芬芳的树枝摇曳生姿,多么柔美啊。 垂杨树上有一对鸟儿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生长着蕙兰草。万物都在蓬勃生长,花朵开得明艳动人,格外美好。 时不时能看见红色鱼尾的鱼儿,它们在波光中跳跃,在水藻间游动。眼前的这些景象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幽情,这情思萦绕在我的心间。 我那些故交好友就像参星和辰星一样,虽然距离我似乎并不遥远,却被烟雾笼罩的岛屿阻隔,难以相见。 不知不觉红日已经升起三竿高了,我掉转船头返回白沙道。只听见江边的芦苇丛中,划船的声音悠悠地传了过来,渐渐消失在远方。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