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慧悟大师还阙下

道人本丘壑,浪为京华居。 一往二十年,岁月惊须臾。 禅余挟妙术,出入卿大夫。 飞扬动天子,声问倾九衢。 纷彼户外屦,泛如水中凫。 高怀倦酬应,逸赏思江湖。 春风卷衣祴,千里随舳舻。 中泠涌楼观,圆峤连方壶。 杖策步鳌头,直上穷崎岖。 超然万象外,所得良有余。 兴尽乘白云,飘飘还帝都。

译文:

这位大师原本喜欢隐居在山林丘壑之间,却漂泊到繁华的京城居住。 这一去就是二十年,岁月过得飞快,让人惊讶这时间竟如白驹过隙般短暂。 大师在禅修之余还身怀奇妙的技艺,经常与朝中的卿大夫们交往。 他声名远扬,连天子都为之动容,他的名声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他家门外拜访的人鞋子多得杂乱堆积,就像水中浮游的野鸭一样众多。 然而大师心怀高远,厌倦了这样的应酬,内心向往着去江湖间悠然赏景。 在春风中,他卷起衣衫,随着船只踏上了千里的行程。 他来到中泠泉,那里涌起的楼阁壮观非凡,还看到圆峤山与方壶山相连。 他拄着拐杖,登上如鳌头般的山峰,一直向上攀登,不畏山路崎岖。 他超脱于世间万象之外,收获了无尽的感悟与满足。 等到兴致尽了,他便乘着白云,飘飘然回到了京城。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