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叔郎中濂溪

莲花峰下水,东出其流长。 十里漱石齿,锵然韵珩璜。 坡陀滀野岸,烱烱浮明光。 衣冠有旷士,眷此宜徜徉。 乞身不待老,结屋栖其旁。 高风慕箕颍,不羡尚书郎。 松菊手自插,葱葱蔚连冈。 了无川泽营,庶以廉自方。 禽鱼出阶堑,讵识矰缴防。 云山侑几席,风月非迎将。 万事委空洞,颓然寄壶觞。 诗书丛屋壁,教子心独强。 翘翘双凤雏,炳炳具文章。 婆娑刷劲翮,云汉期翱翔。 高名与溪水,千载同汤汤。

译文:

莲花峰下流淌着溪水,向东奔涌而去,流程悠长。 这溪水在十里的路程中冲刷着石头,发出锵锵的声响,那韵律如同美玉碰撞。 溪水在起伏的岸边积聚,波光粼粼,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有一位身着官服的旷达之士,十分眷恋这片美景,适宜在此徘徊漫步。 他还没等到年老就请求辞官归隐,在溪水旁建造房屋居住下来。 他仰慕像许由、巢父那样在箕山、颍水畔的高风亮节,丝毫不羡慕做那尚书郎。 他亲手栽种下松菊,如今这些植物郁郁葱葱,连接着山冈。 他全然没有经营川泽获利的心思,大概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廉洁。 禽鸟和鱼儿在台阶与壕沟边出没,哪里懂得防备弓箭的危险。 云山像是陪伴在他几案和坐席旁的好友,清风明月不用他去刻意迎接。 他把万事都抛到脑后,沉醉在美酒之中,一副颓放自在的模样。 满屋子的墙壁旁堆满了诗书,他教育子女的心意格外坚定。 他的两个儿子如同高高飞翔的凤凰雏鸟,文采出众,光彩照人。 他们振翅欲飞,在云雾中磨炼着强劲的羽翼,期望有朝一日能在天河之上翱翔。 他的高尚名声就像这溪水一样,历经千年依然浩浩荡荡地流传着。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