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释道潜 庐山杂兴 其九 庐山杂兴 其九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释道潜 霜清玉绳晓,涧谷风未号。 澄潭不可极,俛盼惊骨毛。 岂不有神物,于兹能遁逃。 海日射两崖,余辉何昭昭。 游鳞出岸穴,翻覆如银刀。 偶来殊不恶,胜事俄所遭。 聊为五字咏,远愧谢与陶。 译文: 寒霜清朗,玉绳星渐渐隐没于拂晓的天色中,山涧和山谷里还没有风声呼啸。 那清澈的深潭,一眼望不到底,俯身凝视,不禁让人胆战心惊。 这深潭之中,难道没有神奇的事物潜藏,又怎么能在此间隐匿形迹、遁逃不见呢? 海上初升的太阳光芒射向潭水两边的山崖,剩余的光辉是多么明亮耀眼。 游动的鱼儿从岸边的洞穴中游出,在水中翻腾,鱼身闪烁,就像银刀一般。 偶然来到这里,感觉还真是不错,很快就遇到了如此美妙的事情。 我姑且写下这首五言诗来记录,只是远远比不上谢灵运和陶渊明的诗作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