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之性长自余,世物莫得而榛芜。 阴阳变化在舒惨,千里岂足劳建除。 忆昔僣侈擅一隅,琼宫贝阙粧金珠。 穷奢极靡相倾夺,所不可道矧可书。 天清地宁圣神出,荡荡一化浑太虗。 颓基故址尽荒草,往往狐兎来争居。 鱼书虎符若邮传,几人到此图安舒。 谭公贤明大国后,宝璞岂肯雕璠玙。 拂除荒秽出夷旷,茨茅墩瓦从古初。 璧书齐丘俭化论,譬如论海先河渠。 千古兴亡一端梦,逍遥巾氅日裕如。 有客登亭见施设,笑杀琐琐夸瀛壶。
上知郡承议
译文:
这首诗可能并不是单纯的古诗词,从标题“上知郡承议”来看,应该是作者写给某位知郡承议的,带有一定的陈情、赞颂等意味。以下是翻译:
最极致的快乐本性是长久地自给自足,世间的事物无法让它变得杂乱荒芜。
阴阳的变化体现在环境的舒适与凄惨上,就算相隔千里又怎值得为了去留而烦劳。
回忆往昔,有人在一方之地骄奢放纵,用美玉和贝壳装饰宫殿,镶嵌着黄金和珍珠。
他们极度奢侈浪费,相互倾轧争夺,那些不堪言说的事又怎么能写得出来呢。
如今天空清朗、大地安宁,圣明的君主出现,社会风气就像广阔无垠的太虚一样浑然一体。
曾经奢华宫殿的残基旧址上长满了荒草,常常有狐狸和兔子来争抢住处。
官员们的任命文书传递如同驿站传信,有几人来到这里是为了追求安逸舒适呢?
谭公你贤明智慧,出身大国世家,就像珍贵的璞玉,怎肯随意雕琢自己的品性。
你清理掉荒秽,让这里变得平坦开阔,像古人那样用茅草和砖瓦建房。
你写下像齐丘俭化论那样的文章,这就好比探讨大海却先提及河渠(有深厚的底蕴基础)。
千古以来的兴亡不过像一场梦,你头戴逍遥巾、身披氅衣,每日悠然自在。
有客人登上亭子,看到你的作为和布置,会嘲笑那些琐碎地夸耀仙境的人。
关于作者
宋代 • 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