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天与秀才

西塘老人唤回翁,愚惷无他生所钟。 簧鼓不闻非耳聋,形器不涉非无踪。 尽伤万类物所蒙,圭璋贝璧矜昻颙。 琐屑之私背大公,尘埃蔀明荆塞胸。 宜厚而薄歉为丰,奚以经济跻和冲。 王功曰勲民曰庸,勲谁烈烈庸谁同。 掊夷劓夺祈爵封,若人无所用其忠。 扣天惟兹冀祖宗,愿一更改由大通。 雪霜岩岩有高松,罗网密密皆去鸿。 此身万死非灾凶,生随蝼蚁气蜺虹。 共追太古还醇𬪩,不忍生置炉鼎中。 圣德如天非世逢,迨兹白髪犹颛侗。 圭刀为活群贾佣,何乃紫木临身宫。 地不爱宝人来共,威仪党党君子风。 袖中球琳来相从,手搜明珠心益恭。 伟哉斯人空不空,其中宏深外雍雍。 淡交庶几宁鄙衷,个中自古无蛇龙。

译文:

西塘的老人呼唤着回翁,我这人愚笨痴呆,这一生也就只拥有这点特质。 听不见那些花言巧语并非是耳聋,不涉足那些世俗的有形器物并非是没了踪迹。 我哀伤世间万物都被蒙蔽,那些人却像美玉珍宝一样自命不凡、高傲自大。 为了琐碎的私利而违背了大公之道,心中被尘埃遮蔽、荆棘堵塞。 本应宽厚却变得刻薄,歉收之年还当作丰收,这样怎么能让国家经济走向和谐稳定呢? 为君王建立功业叫做勋,为百姓做事叫做庸,谁的功勋显赫,谁的功劳与之相同呢? 那些人搜刮掠夺百姓来祈求爵位封赏,这样的情况下,忠诚的人也无处施展其忠心。 我只能向天叩问,希望祖宗保佑,愿能有一番大的改变,让一切畅通无阻。 雪霜漫天中挺立着高大的松树,罗网密布下鸿雁都飞走了。 我这身躯即便万死也不算灾祸凶险,虽然如同蝼蚁般活着,却有着如虹的气势。 我希望能一同追寻太古时期的淳朴之风,不忍心看着人们置身于这如炉鼎般的乱世。 圣上的德行如天一般,这是世间少有的福分,可到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却还如此愚笨无知。 有人靠小利谋生,像一群商贾雇工,可为何珍贵的紫木会降临到我的居所。 大地不吝惜宝藏,人们一同享用,那威严庄重的样子尽显君子之风。 你袖中带着美玉般的才学前来与我相伴,亲手探寻明珠般的智慧,我心中越发恭敬。 你真是了不起啊,看似虚空却又并非虚空,内心宏阔深沉,外表温和雍容。 我们以淡泊相交,或许能让我这鄙陋的心意得到安宁,这交往之中自古就没有奸邪之人。
关于作者
宋代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