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如玉如兰荃,元是水晶宫里仙。 贰车海阳未期月,士庶一口咸称贤。 请言清人所以贤,清人貎庄神凛然。 中扄恬夷已自得,志意高洁凌云天。 犀珠焜煌照天地,清人不为迂其视。 金钟球磬杂管弦,清人不以劳其耳。 惟视与听尚不为,岂肯为彼回其意。 是焉神照无不通,岂特视明而听聪。 是非毁誉不立已,轻重黙与权衡同。 上訚訚兮下侃侃,和以不同惠而断。 自然民物被休赐,芬馥不驰而自远。 闽山下士狂且恫,二十八年如萍蓬。 遇公于兹心胆空,教诲怜念皆深衷。 大论时闻鍧霹雳,健句每惊争化工。 听言观事潜欣悦,不见累旬如岁月。 作歌笥中时一阅,如对岩岩冰蘖节。 愿公保此清人躬,古来大任求明哲。
赠余纯臣通判
译文:
余纯臣先生品德高洁,就像美玉和香草一样美好,他原本是水晶宫里的仙人下凡。他到海阳担任通判还不到一个月,当地的士人和平民就异口同声称赞他贤能。
要说这位清人为何如此贤能,且看他容貌端庄,神态威严。他内心宁静淡泊,悠然自得,志向高洁,直上云天。那些光彩照人的犀角和珍珠,就算光芒能照亮天地,也不能让他转移目光;那金钟、球磬与管弦乐器演奏出的美妙音乐,也不能让他的耳朵为之烦扰。既然连看和听这些外界的事物都不能影响他,他又怎会因为这些而改变自己的心意呢?
他的精神洞察力极其敏锐,没有什么事是他看不透的,哪里只是眼睛明亮、耳朵灵敏这么简单。他对于是非毁誉并不在意,心中自有一杆秤,能默默准确地衡量事情的轻重。在上位时他能和颜悦色地与人交流,在下位时也能刚正不阿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能在和谐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施予恩惠又能果断决策。
自然而然地,百姓和万物都能得到他的恩泽,他的美名就像芬芳的香气,不用刻意传播就能飘得很远。我这个闽山下的小人物,狂妄又愚昧,二十八年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泊不定。在这里遇到先生,我真是自惭形秽。先生对我的教诲和怜惜都是出自真心。
我时常能听到先生高谈阔论,那声音如同霹雳一般震撼人心;先生所作的诗句刚健有力,常常让人惊叹其能与造化之工相媲美。我听先生的言论、观察先生处理事情,心中暗自欣喜,要是连续几天见不到先生,就觉得日子无比漫长。
我把为先生所作的歌放在箱子里,时常拿出来读一读,就好像面对着先生那如岩石般坚毅、如冰蘖般高洁的品格。希望先生能一直保持这样高洁的品行,自古以来,重大的责任都是要交给明智贤哲之人的。
关于作者
宋代 • 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