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十九年,日有如年久。 归来山水亦依然,人物存亡半非旧。 庐阜之前我舅宅,此寺如我东西家。 每来舅家必到此,粤自齿稚今疏牙。 庾岭闽山四千里,青衫谪逐自我始。 筑台东望几凄凉,亲故满前争不喜。 林下相逢真实人,非戚非疏非故新。 执手之言行处亲,是以还家一百二十日,五回松下问禅因。 此身非我身,有君有父,有神有民。 俯仰回环知有待,古之人居不黔突,行不已轮。 师住无住,我动非动。 来不须迎,去不须送。 聚散会离,百年一梦。 大千沙界等闲言,寻常只把毫端弄。
示庐山寺老胜师
译文:
我离开故乡已经十九年了,每一天都像一年那样漫长难熬。如今归来,这山水依旧和从前一样,可人事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着的和去世的人加起来,一半都不是旧时模样了。
庐山前面有我舅舅的宅子,这座寺庙就如同我家东边或者西边的近邻。每次我到舅舅家,必然会来到这座寺庙。从年幼之时一直到如今牙齿都稀疏了,都是如此。
我从庾岭到闽山,路途足有四千里之遥。我穿着青衫被贬官放逐,这一切都是从我开始的。我在东边筑起高台遥望故乡,心中满是凄凉。亲朋好友围在我身边,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山林中我遇到了您这样真正参透佛法的人,我们既不是亲戚,也谈不上疏远,更无所谓是旧交还是新识。我们一握手交谈,便感觉相处得十分亲近。所以我回家一百二十天里,已经五次到松树下向您请教禅理。
我的身体并不完全属于我自己,因为有君主、有父母,有神灵、有百姓,我身上背负着诸多责任。我反复思考,知道自己有所期待和使命。古代的贤士们忙得连灶上的烟囱都来不及烧黑,车轮也停不下来。
您看似居住在寺庙,实则心中无住;我看似四处奔波,实则内心平静。您不必在我来的时候迎接,也不必在我走的时候相送。人生的聚散离合,不过是百年一场大梦罢了。
对于整个大千世界,您也能轻松地谈论,平常只是手持佛具,自在地参禅悟道。
关于作者
宋代 • 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