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守惠酒

重阴未肯避阳明,飘风骤雨加震凌。 正月已缺二月近,滴水成冻威棱棱。 帝虽乘震利发生,令犹行冬重严凝。 鸎皆迁乔忽入谷,鱼已弄煖翻藏冰。 此时草木亦成愁,祗恐不得违其萌。 吁嗟羁穷影吊形,安得恝然如无情。 明良会合千载遇,乃以罪弃投荒荆。 单亲万里头应雪,不得朝晚奉甘馨。 闽岭之南方弄兵,杀气殊与生成争。 既不能辅助圣时使咸若,又不能慷慨帝前效昔人之请缨。 诗书满腹浪自饱,一句不得推而行。 身虽兀坐心惕惊,愁绪忽起填胸膺。 但听旷野深林调调刁刁,如有神号鬼泣声。 真江太守真慈明,惠施每每先单茕。 眼前突兀双玉瓶,满贮玉液清冷冷。 拜公之赐未敢倾,不觉失笑三闾生。 不学憔悴思独醒,哺糟啜醨随其朋。 往往一饮一石、五斗解酲,被人呼作生刘伶。 虽然遇酒而酩酊,心不汝醉神亦宁。 开樽又饮太守德,和气坐觉生簷楹。 不知凝冽自何去,至于愁思皆自澄。 乃知春功亦不远,缄封祗在瓶与罂。 安得遽尔披重云,划见白日临青冥。 和气习习扇九壤,枯枝朽质争敷荣。 风雨时,泰阶平,圣君万寿寰海清。 细草轻烟日邉路,凤管龙丝细可听。 有耳不闻鼙与钲,有目不识旗与旌,圣功浩荡不可名。

译文:

重重的阴云不肯避让明亮的阳光,狂风骤起、暴雨倾盆,还伴随着震雷凌虐。正月已经过去,二月即将来临,一滴水落下都能结成寒冰,寒冷的威势逼人。 虽然天帝顺应震卦利于万物生长,但时令仍似寒冬,依旧十分严寒。黄莺本应往高处飞,此时却突然钻进深谷;鱼儿已经开始享受暖意,却又重新藏到冰下。这个时候,草木也满是哀愁,只怕无法按照时节萌发。 唉,我这漂泊穷困之人形单影只,怎么能毫无感触、淡然无情呢?贤明的君主和良臣相遇,本是千年一遇的好时机,可我却因为获罪被流放到这荒僻的荆楚之地。我年迈的双亲远在万里之外,头发想必已如雪般花白,我却不能早晚侍奉他们,让他们享受美味。 闽岭以南正有战事发生,那肃杀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生机相互争斗。我既不能在这圣明的时代辅助君主,让一切都顺遂如意;又不能像前人那样慷慨激昂地在皇帝面前主动请缨,为国效力。 我虽读了满肚子的诗书,却只是自己空有学问,没有一句话能得以推行实践。我虽然独自枯坐,内心却惶恐不安,愁绪忽然涌起,填满了胸膛。 只听得那旷野和深林里发出调调刁刁的声响,就好像有鬼神在号哭。 真江太守真是仁慈又贤明,常常优先照顾我这孤独无依之人。眼前突然出现了两个玉瓶,里面满满地装着清澈冰凉的美酒。 我拜领了太守的赏赐,却没敢马上饮用,不禁想起三闾大夫屈原,忍不住笑了。我不学他那样憔悴不堪还想着独自清醒,我愿意像众人一样,吃酒糟、喝薄酒。 我常常一喝就是一石、五斗来解酒消愁,被人称作现世的刘伶。虽然我遇到酒就会喝得酩酊大醉,但我的心不会真的沉醉,精神也能安宁。 我打开酒樽,喝下的不仅是美酒,也是太守的恩德,只觉得一股和暖之气在屋檐间生发。 不知道那寒冷是从哪里消散的,就连我的愁思也都渐渐澄清了。由此我知道春天的生机已经不远了,它就好像被封藏在这酒瓶之中。 什么时候能赶快拨开这重重阴云,一下子见到明亮的太阳高悬于天空呢?让那和暖的气息吹拂整个大地,让枯枝朽木都竞相开花繁荣。 让风雨适时而来,让国家安定太平,让圣明的君主万寿无疆,让四海清平。让那细草轻烟弥漫在落日的道路旁,让悠扬的音乐轻轻可闻。 让人们耳朵里听不到战鼓和铜锣的声音,眼睛里看不到军旗和旌幡,让圣明君主的功绩浩荡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关于作者
宋代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