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

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閙穷两衙。 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 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 红蕖缭遶几数亩,盛粧翠盖相撑拏。 舆肩不换足已到,咫尺异彼穷幽遐。 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饮露餐朝霞。 堂堂露衢不户牖,非此非彼无追赊。 幸时有酒共酩酊,不尔一啜先春茶。 楸枰小小较胜负,往往笑语成讙哗。 归来清风恐飘帽,月影已向西楼斜。 长舒两脚就枕簟,一觉已听清晨笳。

译文:

城里那些追逐权势和利益的人,就像聚集在一起的青蛙,“聒聒”地喧闹个不停,把官府的两个办公时段都搅得不得安宁。 忽然听闻有人带着酒具邀请大家去真正欣赏美景,这就如同亲眼见到了从地下涌出的金色莲花一般让人惊喜。 况且这座高耸的亭子建在地势高且干爽的地方,站在上面极目四望,能看到天边的尽头。 几亩大小的地方环绕着红色的荷花,它们宛如精心装扮的美人,翠绿的荷叶相互交错支撑着。 不用轿子抬,步行一会儿就能到达这里,虽然距离城中心很近,却感觉和那些喧嚣之处有着天壤之别,仿佛进入了清幽的远方。 居住在这里自然能够洗去凡俗的气质,根本不必像仙人一样饮用露水、吞食朝霞。 这里堂堂正正地处于大路上,没有门户的限制,不沾染城里的俗气,也不与其他世俗的地方有瓜葛,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牵绊。 幸好时常有酒可以一起喝得酩酊大醉,如果没有酒,喝上一口早春的新茶也是极好的。 摆上小小的棋盘较量胜负,大家常常说说笑笑,气氛十分热烈。 回来的时候清风拂面,我都担心帽子会被吹掉,此时月影已经向西楼倾斜。 我大大地舒展两脚躺在枕席上,一觉醒来就听到了清晨的胡笳声。
关于作者
宋代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