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蚁有统治,羽鳞知所宗。 是知君臣初,直与太极同。 子之于其父,成性天所钟。 因其亲爱心,以飬日益恭。 平居竭勤瘁,患难忘厥躬。 不择艰与易,那知通与穷。 至于事其君,是乃孝之中。 未闻君父间,诚敬有卑崇。 孔子故有言,移孝斯为忠。 谷黍不离草,蚕鱼其类虫。 皆能衣食人,生世曾不空。 矧乃备万物,阴阳资粹冲。 学问必唐虞,侪軰皆朱熊。 于世乃无补,将何辨蟊螽。 五帝道尊极,三王化醇𬪩。 皆由诸大臣,汲引相追踪。 惜哉物伪炽,慧巧为心蓬。 谗邪丑正直,党与交讥攻。 上者以翕訿,下焉滋鞠讻。 鸾凤远遁伏,鹰隼摩苍穹。 人神共愁叹,寒暑迷秋冬。 一人念忠直,百志懐兵戎。 利口锐戈矛,危机峻临冲。 贤正欲自保,孤羊豢狼丛。 邦家欲常宁,西驾而求东。 圣宋会明良,盈成绍熙隆。 寖寖逾百年,稍稍追古风。 嘉鱼烝罩汕,凫鹥在亹潨。 中间忽纷更,新进争锋铓。 岂顾君与民,致身惟穹窿。 己酉乙丑间,群类何夣夣。 有蔽过重云,其毒如虿蜂。 谁敢正一议,洒兹谋犹卭。 公诚社稷臣,识见何瞳瞳。 端方屹以立,千峦一危峰。 幽林馥猗兰,雪霜茂长松。 侠以疏拙身,趋时良戅舂。 向者有所陈,狂言几怙终。 所犯斧钺诛,寛仁赖天衷。 未几遽昭雪,还归禄更丰。 毫厘未禆报,已愧羔羊缝。 矧乃素鄙贱,无阶望门墉。 未委何所长,能如粲投邕。 星车未鞅脱,鹗荐俄天通。 朝廷嘉谠言,固已可公奏。 秩满禆再陈,推恩非独后。 盖以歴任浅,欲进难为骤。 譬如升阶梯,等级言无缪。 且以罪累人,顿此无愆咎。 有禄幸及亲,非徒飬体口。 端然坐屏序,无复事奔走。 虽曰去亲膝,曾不远廛亩。 坦途五短驿,安问连旦昼。 如此奉温凊,不殊居左右。 平生最知幸,获附诸儒后。 学问虽不深,是非幸无瞀。 知心在所飬,御欲如御寇。 耳目诸玩好,常如对尘垢。 惟有学问心,终年忧不售。 今兹足优游,永日诗书囿。 人固有通塞,誉亦随美丑。 惟有片纯诚,于身可长久。 平生所游歴,昭如认星斗。 吉凶系行违,成毁由慵懋。 于心既不疑,人来为明剖。 十中一二悟,亦足长福祐。 况兹山水清,人物多奇秀。 加以托下风,长如饮醇酎。 人之于子弟,亲爱闗慈友。 至于力维持,未必能再复。 乃知大贤心,生成即高厚。 知其远方归,偏亲已皓首。 不忍重违去,誓甘老藜糗。 又以家素贫,无田事耕耨。 四弟三云亡,若身无足肘。 聚指几四百,居前半孤幼。 委曲为之虑,过其自营构。 士之所大患,志与时不偶。 时与志两得,百中而一有。 盖以世惑深,真伪相纷纠。 簧丝在口舌,巧令工迎凑。 攘臂视听下,非明孰能究。 门下无寸武,踪迹非素狃。 一旦洊论拔,如射之有彀。 惟以向所为,期以劝绅绶。 天下本无事,欲治多纷揉。 惟是举措颠,嘉苗不如莠。 履舄以尊戴,冠簮斯践蹂。 助天系宠绥,宜民惟在宥。 人如公用心,劝不由赏购。 有冽甘井泉,清深玉其甃。 未观繘长绠,大施如川溜。 区区一方部,不几幕其收。 于嗟鬰舆望,无路达旒黈。 作诗道尊光,庶几传不朽。
谢曹公
译文:
这首诗较长,以下是较为详细的现代汉语翻译:
蝼蚁都有它们的首领来统治,羽毛动物和鳞甲动物也知道有所尊崇。由此可知君臣关系从一开始,就和天地开辟时一同存在。
子女对于父亲,那孝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因为有对父亲的亲爱之心,这种情感在奉养过程中日益恭敬。平日里竭尽全力地操劳,遇到祸患时会忘记自身安危。不管艰难还是容易,哪里会在乎穷困还是显达。
至于侍奉君主,这其实也是孝道的体现。没听说在君与父之间,真诚恭敬还会有高低之分。孔子因此说过,把对父母的孝顺转移到侍奉君主上就是忠。
谷黍原本也是草类,蚕和鱼本属于虫类,但它们都能为人类提供衣食,生在世间并非毫无作用。何况人具备万物之灵,阴阳调和而资质纯粹。学问应追慕唐尧虞舜的境界,同辈人都该如朱子、熊氏般贤能。如果对社会毫无补益,那和害虫又有什么区别呢?
五帝的治国之道极为尊崇,三王的教化醇厚浓郁。这都是因为有众多大臣,相互引导追随。可惜如今虚假之风盛行,人们心思变得狡黠如蓬草般杂乱。谗邪之人厌恶正直之士,结党相互讥讽攻击。在上位的人相互诋毁,在下位的人更加凶暴。鸾凤远远地躲避潜伏,鹰隼却在苍穹中翱翔。人神都共同忧愁叹息,寒暑季节都好像迷失了秋冬。一个人想着尽忠正直,却有上百个人心怀恶意。巧舌如锋利的戈矛,危险的情况如同高耸的攻城器具。贤正的人想要自保,就像孤独的羊置身于狼群之中。国家想要长久安宁,就如同想往西走却驾车向东。
圣明的宋朝汇聚了贤明的君主和良臣,国家繁荣昌盛,继承了熙宁以来的隆盛。渐渐超过了百年,慢慢在追寻古代的良好风尚。就像美好的鱼儿被网捕捞,野鸭和鸥鸟在港湾中栖息。但中间忽然发生了变革,新进之人争着显露锋芒。他们哪里顾得上君主和百姓,只为了让自己身居高位。己酉年到乙丑年之间,那些人是多么地昏庸糊涂。他们的蒙蔽比重重乌云还厉害,他们的狠毒如同蝎子和毒蜂。谁敢发表一点正直的议论,为国家的谋划出份力呢?
您实在是国家的栋梁之臣,见识是多么地清晰明亮。您端方正直地屹立着,就像千座山峦中的一座高峰。您如同幽深树林中散发香气的兰花,在雪霜中茂盛生长的松树。我以粗疏笨拙之身,追赶潮流实在是愚笨。以前我有所陈奏,狂妄的言论几乎是坚持错误到底。我犯下该受斧钺诛杀的罪过,幸亏皇上心怀宽厚仁慈。不久后我就得到昭雪,官职和俸禄更加丰厚。我丝毫没有做出什么报答,已经愧对那羔羊般纯洁的品德。况且我向来地位卑贱,没有机会接近您的家门。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能像王粲得到蔡邕的赏识。您的车马还未停歇,就像举荐俊才的人将我的情况上奏给了朝廷。朝廷赞赏正直的言论,自然认可了您的奏请。任期满后我再次陈述,朝廷施加恩惠并不落后。只是因为我任职时间短,想要晋升难以操之过急。这就好比登阶梯,等级不能错乱。而且我曾是有罪之人,如今顿时没有了过错。有俸禄能让亲人享受,不只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身体和嘴巴。我可以端庄地坐在官署中,不用再四处奔走。虽然说离开了亲人身边,但距离并不远。平坦的道路只有五个短驿站的路程,不管白天黑夜都不算远。像这样侍奉亲人冷暖,和在他们身边没什么两样。
我平生最感到幸运的,就是能追随在各位儒者之后。我的学问虽然不深,但幸运的是能分清是非。关键在于修养内心,控制欲望就像抵御敌寇。对于耳目所接触的各种玩好之物,要像面对尘垢一样。只有追求学问的心思,整年都担心没有用武之地。如今我有足够的时间悠闲度日,整日沉浸在诗书之中。
人本来就有顺利和困顿的时候,声誉也会随着好坏而变化。只有那一片纯粹的诚心,能在自身长久留存。我平生所经历的事情,就像认识星星一样清晰。吉凶取决于行为是否符合正道,成败在于是否勤勉。我心里既然不疑惑,有人来向我询问时我就为他们剖析。如果能让他们十个人中有一两个人醒悟,也足以让他们长久地得到福佑。何况这里山水清秀,人物大多奇特优秀。再加上能在您的影响下,就像长久饮用醇厚的美酒。
人们对于自己的子弟,有亲爱之情,关系到慈爱和友好。但至于全力去维持他们的发展,未必能做到再次帮助。由此可知大贤人的心思,是如此的高尚深厚。您知道我从远方归来,双亲已经白发苍苍。我不忍心再次远离他们,发誓甘愿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又因为家里向来贫穷,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四个弟弟三个已经去世,我就像没有手足一样。家族聚集起来将近四百人,面前大多是孤儿和幼童。您周到地为我考虑,甚至超过了为自己谋划。
士人的最大忧患,就是志向和时机不匹配。时机和志向都能满足,一百个人中才有一个。这是因为社会上的迷惑太深,真伪相互纠缠。人们靠口舌如簧来迷惑他人,花言巧语善于迎合。在众人面前逞强争斗,不是明智的人谁能探究清楚呢?我在您门下没有什么功劳,行踪也并非您所熟悉。但您一旦多次举荐提拔我,就像射箭射中了目标一样准确。您只是希望我以过去的行为,来勉励那些士大夫。
天下本来没有什么大事,想要治理却常常自找麻烦。只是因为举措颠倒,好苗还不如杂草。本该尊崇的却被轻视,本该践踏的却被尊崇。帮助上天安抚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关键。如果人人都像您这样用心,劝勉他人就不用靠赏赐和收买。有清澈寒冷的甘甜井水,井壁如同美玉般光滑。还没看到长长的井绳打水,就已经像大河的水流一样能发挥大作用。仅仅是一方之地,就几乎都被您的恩泽覆盖。可惜啊,人们对您的期望很高,却没有途径传达给君主。我作诗来歌颂您的光辉,希望能让您的事迹流传不朽。
关于作者
宋代 • 郑侠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