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舒亶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 其六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舒亶 岁熟禾论{禾/朿},人归夜击钟。 金澄沙底水,龙卧井边峰。 香火常存社,渔盐每夺农。 年来缣帛贱,砧杵万家舂。 译文: 这一年庄稼丰收,粮食按照一定的数量单位来计算。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归来,夜晚寺庙的钟声悠悠响起。 那水底的沙子在澄澈的水中显得格外清晰,好似金子一般闪耀,而那山峰就像巨龙卧在井边。 乡村里祭祀土地神的社日活动一直延续着,香火不断。渔民和盐民常常抢夺农民的资源。 近年来,丝绸的价格变得很低,每到夜晚,千家万户都传来捣衣的砧杵声。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