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太守

四明山水东南表,海鼇背上三仙岛。 丽谯高逼斗牛寒,一曲梅花万家晓。 太守文章建安骨,爽气冷侵寒月窟。 黄堂水洗火符空,明光却拥荷囊笏。 有客醉园双鬓老,宦情文思如秋草。 紫云梦断玉龙飞,年年送客西城道。 曾是野亭同问柳,绮裘纱帽金船酒。 长安宫阙九天边,肯为江蓠回首否。

译文:

四明的山水堪称东南地区的代表,就好像是大海里巨鳌背上的三座仙岛一样神奇秀丽。 那壮丽的城门楼高耸入云,仿佛逼近了斗宿和牛宿,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吹奏一曲《梅花落》,千家万户都迎来了破晓的曙光。 韦太守的文章有着建安时期那种刚健清新的风骨,他那爽朗的气质好似能冰冷地侵入寒冷的月窟。 太守在官府里公正廉洁地处理政务,那些繁琐的文书命令在他这里都被妥善解决。如今他又要被召回京城,在宫廷中侍奉君王。 有个客人在园子里喝得大醉,两鬓已经斑白,对仕途的热情和创作的灵感就像秋天的野草一样枯萎。 曾经美好的梦想已经破灭,就像紫色的云朵消散,又似玉龙飞走。年年都在西城的道路上为友人送别。 还记得曾经和太守在野外的亭子一同欣赏柳树,大家穿着华丽的皮衣,戴着轻薄的纱帽,手持精美的酒器开怀畅饮。 长安的宫殿远在九天之外,太守您这一去,还会为这江边的香草而回头留恋这地方吗?
关于作者
宋代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