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 层空飞溜泻珠玑,大古阴崖摧霹雳。 翦裁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 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毎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 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 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 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长执戟。 至今旧宅有墨池,何怪著书玄尚白。 行当提携返敝庐,更广牢愁吊遗迹。
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 端溪砚
译文:
### 第一段:端溪砚石的形成与开采
在那幽深昏暗的端溪底下,水深足有几千尺。神秘的深潭仿佛会喷吐云雾,孕育出那珍贵的紫石。从高空中飞流而下的瀑布,就像洒落的珍珠和美玉一般。远古时,那阴森的山崖仿佛被霹雳所摧毁,才让这些砚石得以现世。
### 第二段:端溪砚的制作与品质
工匠们把岩石精心剪裁,刻出了如同风字般的砚形;又仔细琢磨,让它变得如水面的镜子般光滑,皎洁得好似明月的光辉。使用这方砚台时,仿佛能听到松间传来的飕飕风声,它能把尘世的尘埃一扫而空,那清洁的力量仿佛能倾干七大湖泽的水。
### 第三段:谢子瞻尚书赠砚及相关联想
先生您常常想着去探寻大禹的墓穴,驾着船向东驰骋,指挥着海神扬起风帆。山神水神都被您感动,献出了这方珍贵的砚台,它对我的馈赠远不止价值千金的美玉。我在华丽的宫殿里,用金井中的寒泉研磨,坐在那里看着清澈的天空倒映在砚台的墨水里,一片空灵碧绿。
### 第四段:砚台的来历
谁能想到这方砚台是从遥远的海边山岭之外而来,要穿过那如同鸟道般险峻的山路,从云雾缭绕的绝壁上运送下来。
### 第五段:作者自谦与感慨
可叹我本是个隐居山中的人,惭愧自己没有华丽的词藻来面对您这样的贵客。就像我的同乡扬雄,构思文章时痛苦万分,最终一辈子在汉庭里担任小官。直到现在,他的旧宅还有墨池留存,也难怪他著的《太玄》不被当时人重视。
### 第六段:未来打算
我打算带着这方珍贵的砚台回到我的破旧居所,在那里排解我的忧愁,凭吊那些古人的遗迹。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