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李时发岳麓见寄

秋风入荒城,落叶如飞雨。 梦寐湘西游,晻暧不可睹。 昨日得君诗,讽咏日欹午。 山光相随来,潇洒入庭户。 忆昨寻此山,扁舟戛平浦。 白鸥为前躯,丹霞随步武。 渐入空旷中,轻清欲飞举。 幽泉落石鸣,乔杉得风舞。 峰峦半明灭,云月相吞吐。 岩岩仙佛家,殿塔罗翠坞。 半壁闻棋声,深林传鸟语。 清境造已极,更上最高处。 朱栏插青冥,华屋横险阻。 云梦吞八九,天衢量尺五。 却视长沙城,迫仄真环堵。 渌水带萦洄,青烟丝一缕。 平时事干谒,白昼走尘土。 到此觉沉迷,直欲弃簪组。 尚愧节不高,空然赋归去。 朅来岩邑居,扰扰变寒暑。 回旋尽朱墨,应接烦箠楚。 何尝略寻幽,曾不暇窥圃。 引望西绝堂,旷若隔今古。 夫君今俊秀,爽气发眉宇。 文章富择洒,诗笔尤跋扈。 动我登临兴,翩翩如插羽。 欲往竟未能,樊笼挂深庑。 喜君得胜境,去家才百步。 年丰官舍闲,芳草生囹圄。 篮舆不厌出,时结采芝侣。 更分新篇章,慰我独吟苦。

译文:

秋风刮进这荒凉的城池,落叶纷纷就像纷飞的雨。我在睡梦中都想着去湘水一带游玩,可那景色却隐隐约约难以看清。 昨天收到了你寄来的诗,我吟诵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日斜西的午后。那诗里仿佛带着岳麓山的风光一同前来,潇洒地进入了我的庭院。 回忆起当初我去探寻岳麓山,坐着小船轻轻划过平静的水边。白色的鸥鸟在前面引路,绚烂的丹霞跟随着我的脚步。渐渐进入到空旷的山间,清新的空气让我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了。幽静的泉水落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高大的杉树在风中摇曳起舞。峰峦在云雾中半明半暗,云朵和月亮相互映衬。那庄严的仙佛道观,殿堂楼阁罗列在翠绿的山坞之中。在半山腰能听到下棋的声音,深林里传来鸟儿的啼鸣。清幽的境界已经到了极致,我还登上了最高的地方。红色的栏杆仿佛插入了青天,华丽的房屋横在险峻之处。在这里,仿佛能吞下八九分的云梦泽,感觉天空也不过咫尺之遥。回头再看长沙城,狭窄得就像小小的围墙。碧绿的江水如丝带般萦绕回旋,袅袅青烟就像一缕细丝。 平日里为了求取功名到处奔走拜谒,在白天的尘土中忙碌不停。来到这里才发觉之前的生活是多么沉迷于世俗,真想扔掉官职从此隐居。可还是惭愧自己的气节不够高尚,只能空空地吟诵着归隐的诗篇。 后来我来到这小县城居住,时光在扰扰攘攘中寒来暑往。整天忙着处理公文,应对各种事务,疲惫不堪。从来没有时间去探寻清幽之地,甚至连看看园圃的闲暇都没有。远望西边的绝堂,感觉仿佛隔着古今那么遥远。 你如今是个优秀杰出的人,眉宇间散发着爽朗的气质。文章才华横溢,诗歌创作更是豪放不羁。你的诗勾起了我登山游览的兴致,让我像插上了翅膀一样想要前往。可想要去却终究没能成行,就像被关在樊笼里,困在这深深的房屋之中。 我很高兴你能置身于那美好的风景之中,而且距离家才百步之遥。年成丰收,官舍清闲,连监狱里都长满了芳草。你坐着竹轿不厌其烦地外出游玩,还时常和采芝的好友结伴而行。希望你能再分一些新的诗作给我,安慰我独自吟诗的苦闷。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