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谋西域,边功未告成。 一朝锄狡穴,万里振天声。 汉狱宜归死,汤罗尚借生。 淮阴甘就缚,颉利许留京。 云气占中国,星辰辟大明。 珠帘垂后殿,玉座肃西清。 二帝临朝会,千官响珮珩。 理司来执讯,译者为通名。 殊俗衣冠异,渠魁口眼狞。 孽狐仍俯听,穷鸟尚悲鸣。 上德均干覆,胪传贷鼎烹。 大廷观舞兽,沧海息波鲸。 禄给朝晡糒,书通父子情。 熊罴已驯伏,蝼蚁敢縦横。 忆昨初擒冦,无惭古用兵。 谋谟维素决,军事许专征。 蕃汉心谐会,人祗力混并。 波涛迷古渚,氛雾压洮城。 惨淡移天阵,逡巡却冦营。 空拳槌猰貐,只矢陨搀枪。 杂种降无数,良民市不惊。 旗常配方召,干羽继韶茎。 奏捷公卿贺,酬勲将佐荣。 夏戎几失筯,辽主愿寻盟。 诡道吾何用,沈几见未萌。 终军虽喜事,勿复请长缨。
献西俘
译文:
先帝曾谋划经营西域,但边境的功业尚未完成。
如今一朝铲除了狡黠敌人的巢穴,声威远震万里之外。
按照汉朝的法律,这些俘虏本应处死,但如同商汤网开一面,还给予他们生存的机会。
就像淮阴侯韩信甘愿被缚,突厥颉利可汗被允许留在京城。
祥瑞的云气预示着中原的兴盛,星辰闪耀彰显着大明的光辉。
后宫珠帘垂落,西清殿里玉座庄严肃穆。
两位皇帝亲临朝会,众多官员玉佩叮当。
司法官员前来审讯俘虏,翻译官为他们通报姓名。
这些异邦之人衣冠与我们不同,为首的人眼露凶光、面目狰狞。
这些作恶之人低头聆听处置,如同困厄的鸟儿悲声哀鸣。
皇上的大德如同上天覆盖万物,传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在朝廷上观看这些俘虏如同驯服的野兽,大海里的恶鲸也平息了波涛。
朝廷供给他们早晚的食物,还让他们能与家人通信传递亲情。
那些凶猛的敌人已经驯服,小小蝼蚁怎敢再肆意横行。
回忆当初擒获敌寇之时,毫不逊色于古代的用兵之道。
谋略向来果断坚决,军事上被允许自主征伐。
蕃人和汉人齐心协力,人和神灵的力量融合在一起。
波涛淹没了古老的沙洲,雾气笼罩着洮城。
军队阵势威严如同天阵移动,很快就迫使敌营退缩。
空手就能击退凶猛的敌人,一箭就能射落象征灾星的搀枪。
无数异族纷纷投降,百姓在集市上也不受惊扰。
将领的功劳可与周朝的方叔、召虎相比,文德教化可与舜的《韶》乐和夏禹的《大夏》相承。
捷报传来公卿们纷纷祝贺,将领和佐官们因功勋而荣耀。
西夏人几乎惊得掉落筷子,辽国君主也愿意寻求结盟。
我们不用那些诡诈之道,凭借深沉的谋略能预见尚未发生的事。
像终军那样喜好生事的人,也不用再请求去建立功勋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