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真人金丹成,骑龙逍遥上太清。 一时文物甚炳焕,至今高阁留峥嵘。 道山不为人间设,千秋长镇白玉京。 蓬莱诸仙当闲暇,相邀初作升天行。 宫殿相望金碧动,觚棱半引霄汉明。 锵金宝钥端门辟,四坐光芒炫奎壁。 换鹅何处得遗踪,临水当年应尽墨。 波澜入唐仍浩瀚,追蹑余尘犹十百。 味入噉蔗真渐佳,力未半途多自画。 万物莫如观所聚,我生强半初相识。 相期更乘飞云来,琪花为盘霞为杯,咽味沆瀣临丹台。 兴尽翩然欲归去,从此心骨无尘埃。
秘阁观唐法帖呈同舍诸公
译文:
宋太宗雍熙年间,那如同仙人一般的皇帝仿佛炼成了金丹,骑着龙逍遥自在地升上了天空。那个时候的文化艺术十分辉煌灿烂,到如今,高大的秘阁依然巍峨耸立。
秘阁并非是为了人间寻常之事而设立的,它千秋万代镇守着这如白玉般的京城。就好像蓬莱仙山的诸位仙人在闲暇之时,相互邀约开始一场升天之游。
宫殿一座挨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光彩在闪烁,宫殿的棱角在半空中闪烁着光芒,仿佛能引动霄汉的明亮。伴随着金钥开启宫门的声响,端门缓缓打开,众人围坐,这里的光芒耀眼得如同奎宿和壁宿的光辉。
当年王羲之换鹅的书法遗迹如今到哪里去寻找呢?他当年在水边书写,应该是用尽了笔墨。书法的波澜进入唐代后依然气势磅礴,就算只是追寻前人的遗风余韵,那成就也比旁人高出许多。
欣赏这些法帖,就如同吃甘蔗一样,越到后面越有滋味,可惜很多人在还没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自我设限、放弃了。
世间万物,没有比观赏这些珍贵聚集之物更美妙的了,我大半辈子了才初次见到这些法帖。
我们相约着以后再乘着飞云前来,用琪花当作盘子,用云霞当作酒杯,在丹台之上品味那清露。等到兴致尽了,就轻快地回去,从此身心纯净,没有一丝尘埃。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