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水米宜新醅,东坡好花公自栽。 折花倒酒送流景,不念春风飘落梅。 醉投青山上九曲,吴王故宫压崔嵬。 寒潭已无昔光景,凉殿歘变今楼台。 南阳翰林当此日,力探奇险祛尘埃。 西江雪浪接溪国,巨石森起繁如堆。 手披荒榛得突兀,中有窊处成樽罍。 漫疑踪迹尘埃暗,从此出跃樊山隈。 大贤坎轲终必用,古剑双蛰生莓苔。 忽抛光芒万丈去,星斗辟易青天开。 欃枪枉矢莫妄动,以汤滴雪谁先摧。 披奇振淹自明主,区区识宝非张雷。 阳春一奏众争和,咸韶荡黙群仙来。 虽然此亦外物尔,岂系两公乐与哀。
次韵苏翰林西山诗
译文:
黄州的水和米适合酿造新酒,东坡上那些美丽的花儿是您亲自栽种。
摘下花朵,倒上美酒,来送别那如流水般的时光,也不再去顾念春风中飘落的梅花。
喝醉后投身于青山,登上那曲折的山路,吴王的故宫矗立在高耸的山岗。
寒潭已经没有了往昔的景色,昔日的凉殿忽然间变成了如今的楼台。
南阳的翰林您在此时,奋力探寻那奇险的景致,以祛除心中的尘埃。
西江上的雪浪连接着溪边的国度,巨大的石头林立,多得像堆积的小山。
您亲手拨开荒草,发现了一座突兀的巨石,中间凹陷的地方就如同酒樽。
我不禁怀疑您的踪迹被尘埃遮蔽,而您从此跃出樊山的角落。
贤能的人即使遭遇坎坷,最终也一定会被任用,就像那两把蛰伏而生满莓苔的古剑。
忽然间它们迸发出万丈光芒,星斗都为之退避,青天为之开朗。
那些妖星和恶箭不要轻举妄动,就像用热水滴雪,谁会先被摧毁一目了然。
发掘奇人、振奋沉沦之士自是英明君主所为,并非只有张雷那样的识宝之人才能做到。
您如阳春之曲奏响,众人竞相唱和,咸韶之乐奏响,群仙都被吸引而来。
虽然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又怎么能决定您和苏公的快乐与哀伤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