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青天入重云,金波泄泄穿鱼鳞。 须臾云收境亦静,虚空表里无纎尘。 寒光正与人相射,碧琉璃中低玉盆。 微风更入北窗竹,余声飒洒清心魂。 颇疑碧落在步履,广寒清都相与邻。 乘槎去后事寂寞,至今织室临河津。 却思白日走城郭,浮埃马足何纷纷。 劳之以昼逸以夜,天意傥欲甘苦均。 人生南北无定所,浪自转徙随燕秦。 关河渺邈乡井异,惟有明月来相亲。 﨑岖万里如咫尺,圆缺帷有年年新。 如兹久要乃可喜,相对可不罗壶樽。 黄金如不付酒媪,虽富不如长贱贫。 重城沉沉桂魄下,萝永愧山中人观。
秋夜对月
译文:
月亮在晴朗的天空中运行,钻进了层层叠叠的云朵里,那如金子般的波光,透过像鱼鳞一样的云隙,缓缓地洒下。
不一会儿,云朵散开,周围的环境也安静下来,整个天空里里外外都没有一丝尘埃。
清冷的月光正好与人相互映照,就像在碧绿透明的琉璃世界里,有一个玉盆低悬着。
微风轻轻吹进北面窗户旁的竹林,竹叶沙沙作响,那余音让人心神清爽。
我不禁怀疑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好像与月宫中的清凉世界相邻了。
传说中张骞乘槎去探寻天河之事已渐渐被人淡忘,直到现在,织女依然在银河边忙碌地织布。
我又回想起白天在城市中奔走的情景,飞扬的尘土和纷扰的马蹄声是那么嘈杂。
白天劳碌,夜晚安逸,也许上天是想要让人们的甘苦达到平衡吧。
人生在世,南北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就像那漂泊不定的游子,随着世事辗转于燕地和秦地之间。
山河遥远,故乡的模样也变得陌生,只有这明月始终来与我亲近。
哪怕相隔万里,这明月就像近在咫尺一般,它的圆缺变化,年年都是新的景象。
像这样长久相伴的情谊实在是令人欣喜,面对如此美景,怎能不摆上酒壶酒杯呢?
如果不把黄金拿去换酒,即便富有,也不如那些长久贫贱却能自在饮酒的人。
厚重的城墙里一片寂静,月亮渐渐西沉,我真惭愧比不上那山中赏月的人自在洒脱。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