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秋风来户庭,残灯闪灭微凉生。 得公团扇未及用,挂向空堂神骨清。 但将远趣醒耳目,不独暑月排歊蒸。 惭当厚意无以报,前诗空说玖与琼。 漆箱犹有南中纸,濶似棋枰净如水。 传闻造之自梅州,蛮奴赤脚踏溪流。 银波渗彻云蟾髓,入轴万杵光欲浮。 收藏终恐非吾物,宝剑银钩有时失。 不如包卷归文房,钱公家世能文章。 五日京兆聊尔耳,归步金銮上玉堂。 玉堂不复知吏事,紫槖华簮奉天子。 凤阁曾观思涌泉,谪仙今振辞如绮。 不似冷官太苦辛,吟哦风月愁山鬼。
内合钱公宠惠高丽扇以梅州大纸报之仍赋诗
译文:
### 译文
昨夜秋风悄然吹进了庭院,屋内那微弱的残灯闪烁不定,一丝丝微凉的气息也随之而生。
钱公您赠送的团扇,我还没来得及使用,便把它挂在了空荡荡的堂屋之中,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骨节生凉。
这团扇带来的不仅是消暑,它蕴含的悠远意趣能让我的耳目为之一新,并非仅仅在暑热之月能驱散那令人烦闷的热气。
我实在惭愧,面对您如此深厚的情谊却无以为报,之前诗里虽提到美玉,却也只是空话。
我的漆箱里还有来自南方的纸张,它们宽大得如同棋盘,洁净得好似清水。
听闻这些纸是梅州所造,造纸的蛮奴光着脚踩在溪流之中劳作。
纸的质地如同银波渗透,好似云间蟾蜍的精髓一般纯净,经过上万次杵捣后装轴,光泽仿佛要浮动起来。
我终究担心这些纸张不该由我长久收藏,就像宝剑上的书法、银钩般的字迹有时也会遗失。
不如把它们包好送到书房,钱公您家世世代代都是擅长文章之人。
您如今不过像“五日京兆”那样暂时任职于此罢了,很快就会回到朝廷,步入金銮殿、登上玉堂。
到了玉堂之后您就不用再操心琐碎的吏事,而是身佩紫囊、头戴华丽簪饰侍奉天子。
您曾在凤阁展现出如泉涌般的才思,如今像谪仙人一般,文辞华丽如绮罗。
不像我这样的冷官如此辛苦,只能吟风弄月,连山中鬼怪都要为我发愁。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