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仲有高丽松扇馆中多得者以诗求之

巨鳌昂头鲸掉尾,东顾沧溟天接水。 钱公涉险如通渠,破帆一抹三千里。 岛夷之国远且偏,归来逢人语辄喜。 大荒茫茫最宜松,直从旷野连深宫。 听声卧影已不俗,况作团扇摇清风。 人情重远由来事,不贵黄金贵楛矢。 况有新诗传四方,群豪追随弄荐章。 我虽相见无所得,坐忆松鹤生微凉。 钱公治迹压张赵,偷儿破胆皆摧藏。 桴鼓不鸣已三月,凛凛霜威破残热。 从公觅扇更觅诗,愿报琼瑶无已时。

译文:

在那遥远的海洋里,巨大的鳌鱼高昂着头,鲸鱼摆动着尾巴,它们向东眺望,只见苍茫的大海与天际的水连接在了一起。钱公就像在大海上开辟通道一样,冒险前行,那残破的船帆在海上行驶了三千里之遥。 那些海外岛国既偏远又地处一隅,钱公归来后,只要碰到人就欢喜地讲述他的经历。那片荒远之地广袤无垠,特别适合松树生长,笔直的松树从空旷的原野一直蔓延到幽深的宫殿之中。光是听听松涛声、看看松树的影子就已经觉得不俗了,更何况用松材制成团扇,摇出阵阵清凉的风呢。 人们向来就看重远方的事物,不看重黄金,却看重那远方的楛矢。况且钱公还有新诗在四方传颂,众多豪杰都追随他,为他撰写推荐的文章。我虽然和钱公相见,却没有得到什么,只能坐在那里,回忆起松间仙鹤的画面,生出些许凉意。 钱公治理地方的功绩超过了张敞和赵广汉,那些小偷听到他的名字都吓破了胆,心惊胆战。如今地方上已经三个月没有发生争斗之事,他那威严如霜的气势驱散了残留的暑热。 我想向钱公讨要松扇,还想讨要他的诗作,希望能有机会用美好的诗文来回报他,这种愿望永远没有止境。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