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大热

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 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 谁知祝融军,执热𫎺𧽼来。 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 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 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 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 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 仆羸不能驾,我马亦虺𬯎。 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 炎凉自交战,我辈能忘懐。

译文:

秋神(金神)整理好带着霜寒的仪仗,昨天刚从西方归来。本以为会有凉爽的气息,能把大海上的闷热之气吹散荡开。谁能料到火神(祝融)的军队,带着酷热凶狠地扑来。太阳(六龙)仿佛停驻在长安上空,连一丝风都没有,只有那细小的尘埃静止着。 窗外的竹子在热气中显得蔫巴巴的,院子里的鹤也被热得耷拉着羽毛,毫无生气。到了傍晚,蚊子的叫声响起来,那嗡嗡声越来越大,逐渐像打雷一般。 我径直想着要远离这尘世的炎热喧嚣,去登上千丈高台。敞开衣襟迎接那清凉的风,俯身倾听受惊鸿雁的哀鸣。 可我的仆人身体瘦弱无法驾车,我的马也疲惫不堪地倒下了。没办法,我只好关上门,对着满是愁绪的云吟诗,来回踱步的脚印把苍苔都踩乱了。 这炎热与凉爽在自然中相互争斗,而我们这些人又怎能忘记这令人烦恼的酷热呢。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