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观竹笋图

我家庐山下,绿竹常阴阴。 春雷迸狂箨,万点群玉簮。 别来经岁时,肌肉尘土侵。 歘见此图面,醒然豁烦襟。 方幅藏万里,环以青山岑。 旁飞清泠泉,下有潇洒林。 恍惚如梦到,杖笻听幽禽。 欲投环堵室,浩渺忽难寻。 人生谅自苦,一官泳蹄涔。 摇尾争光华,岂知沧海深。 虞卿衒白璧,季子夸黄金。 贪得以忘我,俱非贤达心。 何如返乡国,坡坞穷差参。 茅簷当天风,时听笙簧音。

译文:

我家住在庐山脚下,那里的绿竹常常是一片幽深阴凉的景象。春雷炸响,笋壳纷纷迸裂,那成千上万破土而出的竹笋,就像一群晶莹的玉簪。 自从离开家乡已经过了好多年,我的身心都沾染了尘世的尘土。忽然间看到这幅《竹笋图》,一下子清醒过来,烦闷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这小小的画幅仿佛蕴含着万里山河,四周环绕着青山。旁边有清澈寒冷的泉水流淌,下面是一片潇洒的竹林。我恍惚间好像真的梦到了那里,手持竹杖聆听着林间幽鸟的啼鸣。 我真想投身到那简陋的小屋中去,可这一切却如梦幻般缥缈难寻。人生想来真是自寻苦恼啊,为了一个小官职就像鱼在小水洼里游动。人们都像摇着尾巴的鱼一样争抢那一点荣耀,哪里知道沧海的广阔深邃呢。 虞卿炫耀他的白璧,苏秦夸耀他的黄金。他们因为贪图功名利禄而迷失了自我,这都不是贤达之人应有的心境。 哪比得上回到家乡去,在山坡和山坞间漫步,看那参差不齐的景致。坐在茅草屋檐下,迎着天风,时时聆听那风吹竹林如笙簧般美妙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